der发现时代设计师 成立于2018年  

der视频专访丨对话阿普贝思邹裕波:自然美的景观


DANGEROUS
危险的
ENTHUSIASTIC
狂热的
REAL
真实的


 
×

·
邹裕波

邹裕波,阿普贝思(UP+S)景观设计机构创始人,首席设计师。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学士,清华大学风景园林硕士,CSUS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美国IFLA会员,英国BALI会员。

从业近二十年,对河道、居住区、校园、公共空间、文旅开发等类型的规划设计,具备丰富而特有的主持经验。

以国内首个落地雨水花园为基础构建可持续设计体系,开创性地创立以景观为引领的生态设计技术联盟,推动跨学科多专业的优势互补和共赢。从雨水花园到海绵城市的实践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与升级再造。多年的可持续理念应用下的设计实践受到社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也因此有幸荣膺国内外的众多奖项。


对 话 邹 裕 波 :
自 然 美 的 景 观

“自然回归城市,人回归自然。”

01
d.e.r:关于自己与阿普贝思

邹裕波:我是阿普贝思的创始人,07年成立的公司到今天也有13年的时间了。我本人具有建筑学和景观的双重专业背景,所以对于景观的理解,更多的会从城市、建筑和人的角度去思考。阿普贝思正是在这样的基调上确立起自己的设计哲学和理念。我们推崇可持续景观设计,这个概念很大,放到城市、建筑和景观角度都能适用。


景观方面我们一直坚持着以可持续的理念和目标去探讨。这十几年来,在最初提出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之后,我们致力于营造生态景观,落地雨水花园系列,再与海绵城市系统去做对接。最近我们又在研究回归自然之美,亲自然的一些景观设计,总之我们希望景观不完全是装饰的作用,除了种花种树之外,还有更多的生态价值体现;对于当下社会的城市病,人们的工作压力等,更应该具有一种放松舒缓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景观是一种精神鸦片,它应该起到在城市当中滋养人与城市的作用,让人居环境更加和谐。这是从物质和精神角度来思考,整个行业能够持续的思路。


阿普贝思将近有60个设计师,团队在768园区办公,这个园区是一个有60多年历史的老园区,花草树木都很多,我们在厂房里面办公,到目前已经有10年的时间。


我们的业务主要有居住区、办公园区、市政公园、文旅生态等四个方面,以及一个可持续研发中心。这个中心是一种轻资产的研究模式,我刚谈到的回归自然专题,海绵城市的研究都在这个研发中心里面,由我们公司的一些高管构成并负责。的我们的所有项目都会考虑景观的可持续性,包括合理的资金投入、全过程管控、低碳材料的使用、最低维护成本、海绵城市理念等等,这是我们的一个特色。




其实在园区里面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一个放松的办公环境,对于设计师们的创造力,以及工作热情都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跟写字楼里面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们在自己办公室前做了一个雨水花园,用实践亲身去体验,五六年时间感受下来,我觉得景观的自然之美与人之间的联系,真的不仅仅是只是理论而已,我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证明的一个状态:景观应该更多地往生态与人们的健康这个角度去走,不完全只是一个销售的道具,或是一个装饰品。



所以我们一直在追求团队的可持续,项目的可持续。我们做的项目中,后期维护,经营状况都要去考虑不要让景观变成一种负担:因为景观对于我们的城市建成区来说的话,它是在建筑之外的一个空间,未来要靠物业费去维护。因为在城市当中需要我们纳税人交钱去维护,所以这些是需要前端的设计去考虑的。我觉得一个好的景观一定是做完一次性投入之后,未来很多年它会越来越好,而不是说后期会消耗很多钱,成为一种负担的感觉。



02
d.e.r:关于“海绵城市”

邹裕波:海绵城市这个概念在2013年提出来,它代表着一种方向。过往的时候,只要城市建设有GDP的增长,我们就可以就过关了。但是在这之后,中国所有的建设都要考虑另外一个指标——生态的检验标准。海绵城市其实是一个很宏观很前瞻的理念,在国外有很多种叫法,比如低影响开发,水敏性城市等等,但在中国语境下的“海绵城市”:我认为它更加代表着多专业融合,是一种更深层次理念的状态,不完全是只谈洪涝灾害的事。

那么从景观这个角度来说,怎么去理解海绵城市这个概念?我认为其实景观是一个整合的专业,我们把海绵城市这个理念整合到景观里,最小的点就是从雨水花园开始。我们自己办公区的门口有一个140平米的空间,当时在想要做成什么样的花园。最后根据公司的理念,以及新的社会发展状况,我们决定试验雨水花园。为此我们请教了很多专家,我本人也去美国西海岸做过考察,然后把我们学到的一些东西,结合场地,做了这样的创新花园。


阿普贝思雨水花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个花园做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我们亲身的去经历了100多平米微缩的海绵城市细胞体,它的整个建造过程。这个过程跟传统的园林景观不大一样的一点,就是要考虑雨水来去存留的逻辑。我们以此为基础,多了一套维度方法。我们考虑到了雨水从屋面上流进整个雨水花园后,怎么让它流走,甚至留下来。还有相应的材料,比如石笼,另有一些回收利用的废弃材料,也用了环保的处理方式,花园里也没有用一块石材。除此之外还有新型的植物,花园里面全都是北京的乡土植物,不用过多的浇水,修剪去维护它,它长出来会自我延续。


还有关于景观美的艺术品的介入。我们里面有一个艺术装置,是用回收的废弃衣服做的造型,再加上丙烯颜料制成一个雕塑。雕塑的名字叫“人与自然”,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常教授创作的。


我说的理念其实共同地表达了一个点:即一个景观场所,一个空间,它的价值会为整个社会所用。它不应跟室内比精致化,不应跟建筑比硬质设施,景观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和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它要把自然重新送回到房地产城市里面来,尽量减少人工的感觉,尽可能多地让自然长得很好,无论自然的草、树还是水,我们希望让自然能够更好地走到城市里面来,这是我的一个梦想:自然回归城市,人回归自然。

那么从小小的雨水花园开始,从设计建造至今的6年时间,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它可以做到千家万户。每一个有院子的人,甚至每一片土地,每个小区都可以这么做。它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论证了人和人居生态环境。这个事情不再只是专家学者们在讲台上面去讲,不只是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事情,她跟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的生命,每个人的日常一亩三分地都是直接相关联的。

这6年多时间观察到整个雨水花园的体系,植物的生长与水的整个状况,包括是不是有蚊虫,植物的更替情况,一年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的感觉,所以有非常强的后期观测和维护的体验,这里面我们也是经过试验得出很多经验,当中有一半是失败的经验,我们把它都一一总结和验证。

举个例子,在海绵城市的规范当中,下沉绿地标准是下沉10厘米,这个数字被写进很多地方的法规。但经过计算,整个下沉区域的面积可能占到一个地块区域面积的50%以上,那么这些指标都是因为前期在政策制定的过程当中不可能一下考虑到那么深入。其实在设计初期,可以思考为什么只下到10厘米,可不可以下到50厘米?甚至一米?下沉空间可以变得更窄一些更小一些,能够通过设计做出这种处理。例如在最新的北京海绵城市技术标准当中,就把下凹绿地占整个绿地的50%这条去掉了。

对于雨水再利用,以前一提说城市中做雨水花园,做海绵城市,很多人就认为要把雨水再利用,但我们的验证得出雨水很脏很容易臭,如果把它储备下来后再利用,成本是非常高的。以北京为例,只有7、8月份能下很多雨,这个时间我们又不需要太多的雨水,如果把雨水储备下来,等到11、12月份用,就只能用一次,整个储备的成本非常高。所以雨水再利用不是海绵城市当中最重要的一点。


从小小的140平米的雨水花园,到后来接到万科在雄安的项目,做了一个将近1万平米的研发中心,当中建筑面积占了七八千平米,景观部分只有两千平米左右,我们就实行了一个新的策略和方式。我们把雨水花园扩大了10倍以上,去解决整个区域水系统的问题,这个项目做完之后也是非常成功,它是在探讨雄安未来景观的感觉,跟目前市面上很多景观状态是不一样的。


雄安雨水街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通过有效的去探讨以行政边界为单元体的城市空间。我们自己的雨水花园它是细胞体,几万平米园区,它是一个组织器官,这个器官构成了整个城市中最基本的一个行政单元体。在这个单元体里可以统一管理,例如同一个开发商或者同一个政府部门。

那么雨水街坊其实就要研究在这样一个行政单元体里面,它的海绵低影响开发要怎么做?经过验证就是雨水街坊的概念落地。再往上走是海绵城市,是更大区域的一个状态。但是逻辑上是一样的。我们通过雨水花园和雨水街坊,去深入理解和验证海绵城市的一些理论。后来我们也做了一些海绵城市,过程中就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加全面,更加接地气。能把这个事情从前期的思考到最后落地,甚至后期的维护出现什么问题都有所了解。比如我们在珠海做了很多海绵城市项目,政府和当地的甲方非常的满意和认可。事实上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说一些材料的采购,石笼这样材料好多地方都采购不到,透水的一些处理材料的方式,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好多人都不了解。


珠海智谷圆芯项目

我们在过程当中的推进也是非常难,因为走在前面就要付出很多代价,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可能会粗糙,但这是大家共同去改变的未来。跟雨洪管理相结合,是要把景观本真的东西呈现出来的一种方式。


这种理念放到景观里,是可以做好一个几万平米的街区、社区,演化出亲自然景观,形成一种生态之美的低影响开发的景观。如果把海绵这个理念放到城市规划中,或是顶层设计的选址中,也许可以避免很多雨洪灾害。

我认为这件事需要社会当中所有城市建设者,包括政府政策都要去思考。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很现实重要的问题,绝对不是说GDP为上,然后一直狂奔,人定胜天。通过这些年的洪涝灾害,包括这次疫情,我们应该要去重新反思人跟自然的关系——敬天爱人,我想这个是很核心的点。


03
d.e.r:如何平衡后期维护的成本?

邹裕波:成本的投入,一定要在建设之前就融入到咱们的现在的很多设计当中去。它是一种理念指导,而不是在原来的完整体系里面增加手段。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能够让海绵跟景观一体化来设计,其实是不会过多的增加成本的,甚至可能会降低整体费用,这是我们很愿意推崇的一种观念。也就是说同样一个项目,如果把景观和海绵一块来做的话,其实会让整个成本会变低的。但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审美,我们不希望用很多大树,或是装饰化的方式置放进去。


衡水格雷服装创意产业园

改造项目中海绵城市怎么做?这个事情需要有一个非常宏观的计算,比如城市中每个街坊街区都是被城市道路划分到一块的,行政上隶属于不同的分区。但是有可能一百万平米的地方空间本身的特性可以做这个匹配,专门把它做成一个储备水的地方。

保证这一百万平米本身是可以满足雨洪时期的调蓄平衡,这样我们更有余力。倘若不以一百万平米为平衡单元体,而把它细分到5万平米的一个小街区里面,那么20个空间,每个空间都要保证平衡,就会带来各种的成本的增加。这类单元体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特别多的探讨,这跟单元大小定义有很非常大的利益和关系,所以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政 策的呼应。


04
d.e.r:后疫情时代,如何用景观连接人与自然?

邹裕波:后疫情时代,首先想到两个关键词:健康,参与感。疫情来了之后,我们发现健康才是最大的防护体。

那么落实到我们的设计,景观跟健康结合。我们在17年之前做雨水花园的时候,就在想如何从雨水的角度的解决这个问题,跟生态有前端的一个预演,水是生态因素当中最敏感的一个点,把水的整个逻辑搞清楚,整个线索就通了。

所以我们提出亲自然景观,即 回归自然之美的景观:思考水的节约,雨水的处理,植物与材料的种类,还有竖向高差的处理方式,如何让水环境跟景观、跟建筑结合。

人又是怎么去介入到生态环境当中去的?所谓场景感,这个场景感就来源于我们在生态型环境中,把人的场所空间设置好。如果说生态环境做完之后蚊虫很多,那人是没办法介入的。类似还有场地如何能够跟让人更容易感知到相应的植物,土壤还有水?

雅居乐滨河雅郡销售中心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把人跟自然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比如有的植物叶子会有很多刺,摸到的话会划伤手,那就种在更高一点的,孩子们摸不到的地方。比如说雨水,需要用特定方式来引进净化,因为让孩子们所玩必须是干净的水。总之我们把人这个因素融到设计中去,让人更好的去接触自然。

那么回归自然之美的概念当中,我们最近做了一些项目,往这个方向发展。比如跟雅居乐、融创地产合作的一些项目,并且已经有建成落地。示范区以前可能都是像博物馆,大家在里面感觉很高端精致,景观也是跟室内,跟建筑一样。我们最近做的一个项目就是公园一样的示范区,一定要让孩子可以在自然中去玩耍。自然也会长期保留下来,作为整个项目的配套公园。

融创使馆一号院项目

我认为景观设计也好,还是建筑设计也好,未来肯定需要关注使用者的需求。所以我们在设计过程当中也会做一些调整,比如通过调研派发问卷的方式,去现场蹲点,亲身体验的方式等等,来记录他们的使用。真正认知到今天人们对健康环境、园林景观的理解和需求。把这些需求直接反映到我们的图纸里面去,再把它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去,我想未来整个景观设计走向会更接地气,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一些项目中我们会把亲自然给做进去我本身设计出发点就不用特别精致的方式去做,而是运用自然,让大家进入自然。我们在4年前做北京使馆壹号院的时候,我们做了一条旱溪,在这个季节的时候,就是一个植物很茂密的旱溪,平时的时候就是像河滩的卵石一样。


后来我们这个概念被融创所认可了之后,我们放到石家庄的融创中心的儿童活动区边上,我们也做了一个很小面积的旱溪,就是雨水花园下沉绿地的样子。试验完之后,去买房子的家长都是整个班的去,就在儿童活动场这个地方,大家非常喜欢一块在这里玩。


今天整个社会的素质都在快速提高,未来我们也希望能把智能化东西,与人特别是小孩产生互动,这个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做。也是对我的生活各个方面切实所在的好处。景观就不是一个很漂亮的,远远的在那看的装置或者是一个风景,其实更多的是大家能够去参与,能够去感受身边的生活氛围,是一个可以体验的生活场景。


秦岭国家植物园田峪河湿地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在台湾有一种发生在小孩身上的症状,叫做官能多动症,占比最高达到80%,现在降低了很多。在北京的城市环境当中,据统计官能多动症孩子高达到40%甚至到60%了。其实这里面当中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今天的小孩跟自然接触是变得越来越少了,我们景观变成只可以看的,比如说花不能去摸,土壤看不见了,下雨之后水可能是脏的,各个方面的接触都变的非常少。人跟自然之间天然具有链接,这些东西是不能被切掉的。所以我觉得城市当中亲自然这个概念就是在我们一出门,就应该能接触到自然的这么一种状态。

自然中的一些动物,像刺猬,喜鹊,黄鼠狼,你会发现普通的居住小区里面是没有这样的东西的,小区为了防止虫子会喷药,一旦喷药之后虫也不会再鸣了,来的鸟就变少了,这是连锁反应,其实我认为这是对园林空间的一个过度管控,导致的一种病态的装饰美,而不是真正健康的美。


05
d.e.r:未来景观学的角色会是什么样的?

邹裕波:景观跟建筑规划这些学科之间有较强关联性,传统方式一般将景观设计放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之后,是比较后置的方式。海绵城市就更后置了,我们接触了一些海绵城市生态理念,一般是景观做完了,建筑做完了,再来做海绵城市,整个秩序都搞反了。

在景观方面,现如今确实越来越难。景观不仅仅只是画一张漂亮的平面图,而应该做一些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等做不了的事情,比如关注空气、雨水、土壤等自然环境营造,关注植物生长规律和地域气候特征等。


所以我觉得我们景观设计师一个最重要的方向是要去认知自然规律,从生态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去解决如城市病这样的宏观或微观的问题。我觉得景观其实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景观未来是不可或缺的。从方法论上来说的话,我比较认可的是景观要跟其他专业要整合,要高效地去链接。从使用者的角度,从社会上的维度,更宏观的更细微的去体察社会需求,来表达我们的设计。其次我觉得对数据的调查以及相互间论证的方式,可能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方法。
鲁能足球学校改造工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6
d.e.r:关于“创造力思维”的生活方式

邹裕波: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追求成长性。这种成长性体现在你要更高效、更有质量的去解决生活工作以及专业的问题。(成长性是创造力的前提)

我觉得创造性思维的生活方式,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头脑,然后不断的进行跨界跨行业的学习和整合。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一定要有点危机感。危机感来源于对自己不熟悉的行业的敬畏之心,要去很开放包容地学习。拥有维度的思维,在行业内就会有很多创新。所以我认为创新来源于不同维度之间知识的嫁接和整合,这是创新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方法。因此创新其实非常简单,就看你能不能够足够开放,足够包容。



07
d.e.r::未来景观设计师的“新身份”

邹裕波:我们自己的一个雨水花园,其实是大家从周边的一些公园里面收集了野草来种的,没有从苗圃里面买植物。后来这个花园真正实现了低维护的自然状态。


未来我相信景观会走向千家万户,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可能都会是一个景观设计师,都会有自己的方法去解读景观。比如今天的英国,大部分家庭都有自己的私家花园,公众也把园林园艺作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这种快乐是人类天生就有的。作为景观师应该去做一种引领,不要让这个事情神秘化。景观是一种生活,是在解决吃饱穿暖住好之外,一个很重要的生活方式。未来也许人人都得懂,它会变成我们生活当中的常态。


石家庄融创中心


 
08
d.e.r:希望和寄语

邹裕波:我本人本科学的是建筑,曾经梦想着做建筑大师,后来出于个人喜好,选择了园林景观,相比较于建筑设计追求空间与构造,我更加追求情感以及生命力,我热爱花草树木的气息。所以我想对年轻一代设计师说,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你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别人以为优秀的某样事物。

我以前读研究生的时候做了一个课程作业的模型,所有材料都是回收的(从教室门口的垃圾堆放点捡来的废报纸、废纸壳、废砖头等),没有花一分钱,因为我想不花一分钱做一个模型出来。这个模型做完后,我们老师说这是他见到的最丑的模型,但是也是最有情感最有意思的模型。所以我觉得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追随自己内心,尽早的去找到让自己很坚定的点。做设计这个专业,一辈子都会很幸福,一辈子都会觉得有挑战,有这种活力,感觉一直很年轻,一直在路上。我用20多年时间去证明,这是一个很幸福的专业,而且未来我觉得也会有很多的需求,从而带来很多的探索。


主编:Josie
采访人:WSP张东、d.e.r
统筹:岸一
拍摄:d.e.r媒体部
视频:田宁、家庆
实录校对:Josie、岸一
宣传:春阳





往期推荐







联合发起 
 
    

媒体鸣谢
合作媒体持续更新中,期待您的加入。



时机时机

设 计 师 智 库 社 区 a p p
小组丨交友丨工作丨项目丨成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