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两座白塔。一座在北海,另一座,比北海白塔的历史更悠久,位于阜成门内的白塔寺。
假如你去前者,绕湖而行,便可赏其全貌。如果是后者,驻足其下是一种角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文艺气十足的方式,也可以让你和白塔之间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至于这个方式是什么,我先卖个关子不提。所谓“抛砖引玉”,方式总归是一块砖,真正的玉自然是让这一方式有迹可循的起源。因此这枚“玉”,才是我要详尽介绍的重点。
他当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玉,而我之所以如此比喻,还要源于我与他之间的一次访谈。说是访谈,难免显得拘谨。倒不如说闲聊来的自在,因为坐在我对面的他,让我感到非常的轻松。
▲本期人物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李政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见,所以我早已经知道他叫李政,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同时也是一名设计师,主要方向是环境设计。
我仍然记得上次和他有过的简短对话,那时候有两个词由于时间的关系,只是匆匆在我脑海浮现。因此这次再会,除了想向他请教一些问题之外,也算是我对记忆的一次确认之行。
这次再见到,是在北京服装学院。他坐在办公室里,可能之前有过一次会面的缘故吧,看起来比上次的笑容更多。
我想起豆瓣上有一条关于“说说自己喜欢的北服老师”的贴,其中有学生说,“李政老师特别好,教过的学生都很喜欢他,见了面都很友好的给学生打招呼”。
正是因为有这句话垫底,让我瞬间减掉了不少压力。现在回想起来,在交流过程中,也确实证明了学生们所言不虚。
“友好”可以作为李老师的标签之一。他不会给我隔阂或拘束的交流体验,但在轻松与悠闲里,他的所言又令我不由得会进行深思。
//////////
说到打卡旅游景点,我想李政算是旅游达人一枚。只不过他的游览角度不止于自然风光,更关注当地各式各样的建筑。
在他看来,好的建筑无疑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每座建筑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和语言,它们是这个城市的基因,是构成地域景观风貌的组成元素。
他向我侃侃而谈自己曾参观过的名家建筑,谈到了普利策奖,由普利策奖又谈到了贝聿铭,谈到了他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这个地域文化建筑。
▲苏州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大多关注的是馆藏内容,而苏州博物馆建筑群本身干脆就是苏州园林的现代拓扑再现,参观藏品与游览建筑同等成为旅游目标,难怪有人多次预约而不得一见。
人们关注建筑,大多是被它的外观所吸引,而以空间内涵产生强烈吸引力的建筑似乎为数不多。白塔寺旁的一个青年旅社洽洽就是这样一个富于内质吸引力的小型建筑空间体。
想来解锁白塔寺的多种方式中,有一种可能对你来说暂时是空白,但它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了。它的坐标是一处名为“白塔之光”的青年旅社。
坐在三层咖啡馆,透过明澈的玻璃窗,白塔已在不远处与观者对视。还有什么方式,比午后坐下来,怀着悠闲的心情凝望白塔倩影更为惬意?如果有,大概是手边还缺少一杯咖啡。
▲白塔之光国际青年旅社
如此文艺的格调背后,自然少不了一位赋予其生命的设计师。而这位设计师大约你也猜到了,就是有着独特设计灵魂的李政。
在给予白塔以新的欣赏视角的同时,他也在表达风景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正如他所言:建筑和风景绝不是两者切断的关系,而是当它们彼此相融时,恰好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但凡经典建筑,既是我们母体记忆的承载方式,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
置身其中时,会有某种熟悉的情愫涌起,它仿佛是从你记忆中化身而出的影子,让你不由得为之停留。又或者它所呈现的某种地域性,恰到好处的凸显出相对应的文化内涵。
“白塔之光”青年旅社中内空间的组成表现出的北京胡同、门洞、影壁,以及叠落在一起的院落,反映出传统北京建筑文化中的的伦理与秩序。
▲白塔之光国际青年旅社
//////////
日本建筑界的大神之一——隈研吾,在中国的粉丝数量可观。实际上放眼全球,每个中国建筑迷都能给出自己心目中的建筑圈大咖。
倘若硬要将中国设计师和别国的作对比,很难简单以优劣来定论。更何况比较不是目的,甚至比较后得出结论也不是目的,关键是要怎么样做的更好才是重点。
关于如何做的问题,李政给出的答案是:克服自身。也就是说在已有的条件下,最大化的利用条件来创作所需。对于建筑师而言,首先应具备识别优劣的能力。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滋养型的建筑。
▲隈研吾设计的根津美术馆
▲隈研吾设计的竹屋
这令我想到木心先生曾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所谓克服,主体是在“我”,发挥“我”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一位。
建筑师也好,文学家也罢,创作总归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因此沉下心,找到主体的归属感比什么都重要。
有关“沉下心”的体会,日复一日与设计打交道的李政,自然深有感触。由他最新设计的监狱博物馆,未来建成之时,想必又会给我们与众不同的观感。
不知道等到那时,沿着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缓步前行的我们,会想起些什么。我想我也许会想到他的设计者,也就是李政先生,在我的笔记本上,边介绍边画下设计草图时的样子,这是属于建筑师的习惯吗?
▲篱苑书屋
//////////
对设计者而言,既需要鲜活的创造力,也需要匠心精神。而这两者结合的最尽如人意的国家,就应当首推日本。
曾经作为访问学者,李政在日本有过一段研修的学习生涯。他认为日本设计界的名家,无一例外都具有一种可贵可敬的“匠人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存在又都源于文化制度的健全与合理。
正是由于日本独有的“人间国宝”制度和“惜物之心”,所以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科技如何先进,“和魂”即日本的精神,始终浸润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安藤忠雄的设计“濑户内RETREAT青凪”
//////////
在专注之外,创新精神也是设计师的一剂灵丹妙药。进行主动创新的过程中,李政认为日本把握住了东方人的审美尺度。
无论向西方或向中国借鉴,皆是取其精华之后,再融入本民族原有的特色。所以我们看日本的设计,底色从来都是日本化的。
因此用李政的话来说,艺术的真相是要不失其本土化特征,只有基于此,才会拥有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原研哉的Logo设计作品
//////////
提起享誉中外的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当之无愧。他最为我们所敬佩的,莫过于和妻子林徽因一起考察并保护全国各地的古建筑。这其中保护北京的城墙和城楼一事,最为轰动。
对于那些能够被视为城市象征的建筑,往往会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镌刻在人们的感知之中。譬如北京的胡同,它所蕴含的浓浓京味,承载着老北京人的记忆和文化底蕴,仿佛缩短了历史与当代的距离。
对胡同的保护毋庸置疑,但很明显的是,如今多数年轻人已然不习惯这种传统老胡同式的生活方式。也就意味着,胡同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方式,在当下北京的城市资源环境下,已没有兴建扩建的意义或可能。
建筑师可以本着重构的原则,将北京的各种元素或符号进行重组。
所谓重构,用他的话说是“量身订做”。一方面建筑要符合城市的风格,设计师不能只顾表达自我,还要同时兼顾与城市的融合。
另一方面如果它的前提是为民所用,那么它既需要拥有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也需要符合人们的现代生活,赋予它现代化的意义。
由此可见,老北京胡同里的原貌生活,不一定适合当下的年轻人,但作为城市活化,尊重传统,保持胡同的建筑风格,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设计思路。
这使我想到美国的建筑师约翰·波特曼有言:“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
看吧,建筑师们的理念总是想通的,李政也和我说,建筑要符合当地人们的要求。
//////////
假如让每位建筑师,回归到平凡的设计者,他们自然也有自己格外喜欢的对象,为此也会特意赶去欣赏一番。
对于个人的喜好,李政和我聊起董功、庄子玉、李晓东的设计。这三位的设计在国内也算热门了,董功的海边教堂、海边图书馆,庄子玉的铜陵山居、鼓楼7号院屋顶,李晓东的篱苑书屋、桥上书屋,无不吸引外界的关注。
▲董功的海边图书馆
▲庄子玉的铜陵山居
除此之外,他也强烈向我推荐了王昀的作品。今年9月下旬,在北京798圣之空间举办的《王昀的盲目绘画论:内脏的世界感》,将王昀的艺术气质展露无遗。
▲王昀在798的作品展
不仅国内的设计,国外的好设计同样是他的兴趣点。比如:“鬼才”西斯维克设计的“陀螺椅子”和伦敦巴士;远藤秀平设计的厕所,被评为全球最美十大公厕;斯蒂文·霍尔笔下的当代MOMA二期,方振宁的历史研究与策展,石上纯也的自由建筑等等。
▲西斯维克设计的“陀螺椅子”
▲石上纯也的策展
正如李政所言,设计师要有自己独特的专业研究路径和视角,要有属于自己的表述方式和语言,作品要表现出不同于他人的语境和气质。
//////////
平日喜欢逛美术馆和博物馆,且自己笔耕做设计的李政,还有另一个身份。应该说他的第一身份,其实是一名设计老师,那么理所当然的传道受业解惑是其本职。
身为老师,自然有自己的设计教育观。对此,李政的教育观点是: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设计创想时可以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束缚与羁绊;
另一方面,需要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用材料和技术将创意和创想,通过制图语言进行表达。这两者缺一不可。
除此之外,还需要把握好“度”的关系,即他所说的“有规矩的创新”。对于他人的创作,要持有学习与批判精神,既不盲从,也不要轻易的给予否定。
因此,与其说他是在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倒不如说是在与学生一同分享设计中的快乐。
▲喜欢四处走走看看的李政
作为他临时的学生,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在文章开始写到的那两个匆匆浮现的词,并非是我的错觉。
他滔滔不绝的讲述,让我在短暂的时间里,增长了不少知识。我想我之所以信服他,也和这两个词分不开——知识和专业。
丰沛的知识让他拥有开阔的眼界和精神的深度,专业精神让他在创作时,保持着自己的思考力和专注度,以及初心不改的设计热忱。
当他将这些能量沉淀下来,通过语言来表达时,我除了做一个心安的倾听者,似乎别的身份都显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