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发现时代设计师 成立于2018年  

对话都市物语创始人温韬:捕捉瞬间的美,塑造永恒的建筑

01

时机时机:请您您介绍一下自己和工作室,都市物语坚持什么样的设计理念?


温韬:我叫温韬,2011年创办了都市物语 —— WHYIDESIGN,也就是“为什么要做设计”。在英国AA上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跟自己,跟我朋友探讨我们要为什么要做设计。W.h.Y是我和另外两位朋友名字的首字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为什么坐在这里学建筑。我在新加坡工作了好多年,也做了很多不错的项目,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想要做什么样的设计。于是去了AA(英国建筑学会学院),AA以胆大心细著称,诞生了很多特别有才华的建筑师。


毕业之后去了扎哈·哈迪德伦敦事务所,接下来又来到北京做了银河SOHO、望京SOHO,参与了北京第二国际机场建设,让我能够有机会将自己大胆的设计思考变成现实。理想和现实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是此岸与彼岸的关系。寻找一个桥梁把此岸跟彼岸结合起来,最终达到现实的理想是不容易的。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参数化或数字化手法最终形成一个不同于传统建筑形态的理念。


图片



02

时机时机:都市物语的核心精神是:相信存在一个空间法则,可否举出一到两个项目来介绍都市物语设计主旨的思考与呈现?


温韬:我们认为第一个是形态,第二是回馈城市。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是泽州规划馆,捕捉了水一个瞬间的动作,小石头掉落到池塘里面突然泛起的涟漪,希望把这个瞬间的美呈现出来,底下的灰空间是人栖息的空间,这其实就是我们的空间法则。


图片

图片
▲ 泽州规划馆 © 都市物语

另一个项目是即将开放的深圳项目,希望把人、城市空间和底下的活动关联起来,这个建筑其实很小,我们把建筑抬起来,底下30多米的城市灰空间还给城市。附近有个地铁站,我们希望行人从里面出来能见到不同的空间效果;另外建筑有一点弧度,我们是希望建筑物有更柔的一面。我们做了很多设计,基本上每个项目都会有空间的变化,这个是跟在AA学习不同的一个面,更多地关注社会人文和在地性。


图片

图片

▲ 深圳中电长城大厦 © 都市物语



03

时机时机:项目建成之后,社会或者当地有没有一些有趣的反馈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温韬:我们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一个非常小的改造和增扩建项目,将空间特别狭窄的前后两栋楼连起来作为一个服务空间。第一要跟原来的建筑协调,但是建筑没有采光面,我们做了一层层退台,像台阶一样不断从底层推上去,形成一系列空间排列,每一层都可以跟自然接触,打开门就可以休憩和交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 汇佳办公楼改造 © 都市物语


图片

图片

▲ 汇佳动漫中心改造 © 都市物语


另外一个项目也特别有意思,1800平米的小博物馆,我们做了一系列地表建筑,像冰裂纹一样有起有伏,最终变成一个大公园的感觉。中国的很多博物馆耗费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变成一个城市地标,占据着城市最重要的位置。我们希望我们的建筑、博物馆是社会的、文化的绿洲,人交往的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 纺织展览馆 © 都市物语



04

时机时机:目前您有哪些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在不同地缘性的前提下有意的颠覆和引领新的设计市场?


温韬:我觉得设计的创新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目前来说一直在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数字化,跟工厂对接、模具数字数据库。


11年秋天给中国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做过一个可移动演播厅,通过数字把部件全部变成组装式的模块,可以快速组装拆卸,这个模块一直运行了两年多才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图片
图片

图片

▲ 中央电视台可移动演播厅 © 都市物语



05

时机时机:您认为高科技或者新材料和人的幸福感有怎样的关系?


温韬:我觉得很难界定科技跟人幸福感的关联,建筑空间的手段都是为了人设定的,很多时候我们希望数字化建筑能够更多地往人性关怀上去靠,通过对人性的关怀,通过社会、空间的感应,来激发数字化建筑。包括现在说的智能家具,可移动建筑,其实都是对人性的呼应,利用科技和设计手段让大家回归自然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 海南波波利海岸规划 © 都市物语


图片

图片

▲ 晋城文化艺术中心 © 都市物语



06

时机时机:您有没有其他的身份呢?您对现在跨学科、跨专业潮有什么见解?


温韬:我觉得跨界是必然,因为如果一个设计师的边界被禁锢,是没办法去提供更多新鲜的东西给大家的。去接触不同的东西是一个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永远都在肌理之内,不利于设计师创造空间和创新。


我原来在厦门、同济、东南都带过学生,我把自己定为实践设计师,有很多繁琐的工作,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学与设计师这两个工作比较难兼顾,所以慢慢的就比较少在学校任教了。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很多新鲜的东西,因为学校里面的学生都很有创造力。


图片
图片
▲ 黄山花溪酒店 © 都市物语


图片

图片

▲ 大厂评剧院 © 都市物语



07

时机时机:您觉得建筑环境的未来发展会是怎么样的呢?都市物语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许?


温韬:首先大家应该要冷静的思考设计师到底是什么,很多设计单位在房地产狂潮当中变成了一个生产机器,丧失了对作品的精细化把控和做设计的出发点,变成了这条工业线中一个身不由己的链条。第二件是从粗制滥造当中重新审视过去的作品,以改进提升。


建筑设计未来肯定是往两个极端发展,会更加专业,更加系统,同时也会更加跳跃和更加创新。都市物语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势,未来我们会更专业、系统,同时保持新鲜的活跃度和保持创作的敏感度,将来有机会在中国的建筑市场上占领一定的地位。未来不是一个同质化的市场,人们的审美和诉求已经发生改变,在物质需求已经丰盈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精神需求,开始追求个性和自我对社会的贡献,追求更多的深层次的东西。


图片

图片

▲ 汇通大厦 © 都市物语

图片

图片

▲ 隆基泰和广场 © 都市物语



08

时机时机:您最近在做什么项目,方便和我们介绍一下吗?


温韬:最近我们在创立的大地品牌,希望做一些文旅和文化管理,或者资源整合。大地的子业务就是组织设计师开发地块,邀请不同行业的设计师,媒体从业人员,文创者一起合作,拓展我们的视野空间、范围。目前在做几个项目,我个人是担任他们的设计总监和艺术总监。我们一直在尝试做新的事情,虽然辛苦,但充满乐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 野三坡项目 © 都市物语



09

时机时机:您曾提到,都市物语致力于创造具有革新性的设计,您希望与您一起共事的年轻建筑师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温韬:首先都市物语是一个年轻设计师事务所,只有年轻才有活力,只有年轻才有挥霍的资本。我认为我还年轻,我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实现。


第二个我认为我是一个实践建筑师,我做了将近20年的设计,期待我们可以厚积薄发,把学到的东西呈现出来。对于参数化、对于城市、中国文化的理解,从一个不成熟或片面的设计师开始往更成熟,更有创造力发方向发展,逐渐进入创作的丰满期。


所以我觉得年轻人要更耐心、热情、开放一点,不断学习,设计这个行业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成就及乐趣。


图片
▲ 宁波梅山湾海港城项目南一区 © 都市物语


图片

图片

图片

▲ 红门国际广场 © 都市物语



主编:田宁
采访人:Alex,der媒体部
统筹:田宁,Alex
拍摄:der媒体部
视频:田宁,苍
实录校对:Kelly,Alex
宣传:der媒体部

时机时机APP   @designeraer栏目组


出 品 方 与 技 术 支 持

图片




相关推荐
返回
0.13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