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发现时代设计师 成立于2018年  

时机时机der专访帝都绘创始人宋壮壮:让城市成为你的城市

宋壮壮,设计师,帝都绘联合创始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曾就职于建筑设计与文物保护领域。2012年与友人共同创立“我们聊建筑”建筑与城市通识教育项目,后由此衍生为帝都绘。

帝都绘是一个年轻的根植于北京的创意团体,专注于北京城市文化的研究、呈现和传播。工作室的项目涵盖信息设计、出版物、展览、城市研究等多种类型。帝都绘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够使更多人理解并认同自己生活的地方。


对话宋壮壮:

让城市成为你的城市


01

时机时机: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和帝都绘吧

宋壮壮:我叫宋壮壮,我所代表的机构叫帝都绘,是我和李明扬在2016年一起创立的工作室,到今年是第四年。我们定义自己是一个信息设计工作室,业务范围主要是城市研究,城市可视化设计以及城市的公众普及和传播这三块。

大家对我们知道的最多的可能是“帝都绘”这个公众号,我们这个公众号有一定的研究成分,但是比较轻量级;有关于城市各种主题的信息可视化;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对公众传播的功能。除了公众号以外,我们还会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城市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北京这个城市的各种研究以及可视化。帝都绘也会出品一些产品,比如书籍、展览、报告等等。

图片


02

时机时机:帝都绘坚持怎样的设计理念或者对自己的地位是什么呢?

宋壮壮:我们机构类似联通上下的沟通桥梁,是双向的。

因为我们跟政府相关机构合作非常多,这个一直是我们与其他很多自媒体不太一样的地方。我们所处的城市规划这个领域,公共属性很强,所以跟一些规划部门、商务部门等一直都有合作。所以其实也是双向的沟通,他们找到我们做一些事情,我们通过这些内容去帮助他们对公众发声,影响他们。


03

时机时机:为什么关注城市,为什么要做城市普及?是什么让您决定到了要向大众做知识输出?

宋壮壮: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空间也是我们帝都绘跟其他机构一起合作的一个展览,其实在采访的此刻还没有正式开放,播出的时候应该已经开放了。这个展览围绕北京的城市发展,因为这块空间很小,我们希望它有足够的创新性,所以跟一般常规的展览不太一样,希望它们能更动态,而且更交互,让大家来探索。

图片▲ 德胜门展览 ©帝都绘
一般的展览是呈现一个理念,这个理念一般是策展人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最后设计呈现给大家。我们把之前这些步骤全都删掉,回到策展人刚刚拿到这个项目时的状态,就是策展人刚拿到这个专题,需要搜集大量资料,在这个基础上去筛选、组织、消化等等。我们把这些步骤全部交给观众去完成,把它放在空间中占很大面积的词板墙上,观众可以在上面涂涂写写,可以调整展品的位置和关系,甚至给我们补充新的展品,直接贴在墙上。

图片▲ 德胜门展览 词板墙 ©帝都绘

我希望看看大家的反应,比如留言用的笔,组织者是黑色的笔,其他人是其他颜色的笔,可以写问题,也可以写评论。其实我们特别希望大家能提问题,提关于这个城市的问题,他们提了问题,才相当于真正想知道。我们大家对城市很多时候是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一般都是出现了什么困难,特别是困难跟自己相关,这个时候才会关注这个问题,这是比较被动的一个状态。

图片▲ 德胜门展览 ©帝都绘

我们做这个展览是希望大家能更积极主动的提问题,第一我觉得提问本身就是更主动的一个状态;第二就是对我们自己也是有私心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主题题找到城市发展的答案,可能只能找到关于这个主题的九牛一毛。也可能观众里藏龙卧虎,希望大家能够贡献更多的素材。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更像众包,我们把展览众包出去,你来评论,或者你来听;第二点可能就是有点众包的成分,能看到更新的东西,至少有这两方面的出发点。

图片图片▲ 德胜门展览 ©帝都绘
所以这个展览理想状况下是一个动态的空间,每天都不一样,在不断迭代。迭代过程中有观众的参与,这一直以来也是我们的一个追求:希望大众能够更多地理解城市并参与到城市的创造过程中。


04

时机时机:帝都绘的团队和工作方法是怎样的呢?城市探索这一部分,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社会学调研方法和城市行走观察么?

宋壮壮:我们的团队基本上所有人都是设计师,没有其他的专业背景,当然设计背景是不同的,但是没有像比如说人类学、社会学、交通、环境等等其他专业的。也经常会有人问我们搜集资料的方法论或者工作方法,但其实我觉得特别特殊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积累。因为资料一直在那里,不是没有人做,很多的东西是已经被人整理过甚至发布了,但是我们都不知道去哪里找这些东西。网上搜索当然有些技巧,但这仍然需要积累。

我们团队成员特别是核心成员在北京生活了非常长的时间,比如我从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城市方面的问题,比如去档案馆查资料,去测绘局要图纸,已经有一些经验。我的合伙人比我接触得更早些,他从小学的时候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能默画北京立交桥的平面图。有了积累之后会更顺畅一些,没有特别具体的方法,可能还是以积累为主。

举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北京前两年整治天际线,几乎所有的媒体,无论自媒体还是官方媒体都会提到这个事,但是有些自媒体不了解情况可能就会觉得不明所以。一般这种从很久之前就开始铺垫,可能从几年前开始,政府每年都会发相关的文件。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调研一下政策背景,比如上网查一下城管部门有没有颁布相关法规或者报道,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报道,但似乎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这些。我们从中找到了一个法规,这个法规是在整治天际线之前几个月颁布的新法规,这样就非常顺畅了。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北京天际线变化(节选) ©帝都绘

通过了一个新法规,然后去执行法规,才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行为。这时候再去评论这个事,就不能评论无理所依,你要评论这个法规合理不合理。对事情要有基本的客观判断,首先了解政府的调性,对它有基本的理解,不会对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揣测,基于这样的背景,就会做相关的调研。作品呈现出来之后,因为我们只是客观的讲了一个法规, 政府觉得普及了法规,公众也大概会觉得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实现了双赢。
“大家来自哪里”是我们的另外一套思路,因为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散落在城市各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找相应的合作者来做,所以很多数据也不是我们自己搜集,而是跟合作者一起收集。“生活在北京的100个人”这个专题的资料就是与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数据也是跟其他机构(一般是手机运营商)合作,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太可能完成这个东西。

图片图片图片▲ 生活在北京的100个人(节选) ©帝都绘


05

时机时机:说到一个时代,不得不提出现象级事件,某一个现象,一种趋势,会直接影响整个时代产物的逻辑和审美,设计行业中的各种风格,生活中的各类亚文化,您认为这些现象级的发展是怎样影响城市演变更新的?

宋壮壮:潮流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因为这个东西具有代际差异,每代人都有不同的潮流。比如我属于八零末期,我们这代人很多都有恐龙爱好,因为那几年侏罗纪公园电影很火,这显然是偶然事件。恐龙对那一代人有影响,而且它也会对城市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当时城市里有大量的恐龙展览,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流行元素,甚至当时在类似于景山公园这样的地方会做大型的恐龙展览。但比我年轻五岁的人,他们就对此一无所知,完全不知道城市经历过这样的一段时间,现在很多人可能很难想象在景山万春亭旁边有一只恐龙是什么样的场景,代际感很强。我其实不太容易总结这个东西有多大影响,它对城市的影响是什么?在我看来,它是一代人的一个集体记忆。

相比恐龙,亚运会显然对北京有着更长久的影响,它影响甚至定性了北京整个北三环到北四环之间的城市发展。当然奥运会又是另外一个影响,比如对于现在的零零后,他可能对奥运会也毫无概念,但是他生活在北四环到北五环之间,知道北京有鸟巢。其实这是我很关注也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是“零零后是怎么看待鸟巢的?”肯定跟我们这代人是完全不一样。我们亲历了奥运会,甚至一幕幕现在仍在眼前的感觉。但对于零零后来说,它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房子,就像亚运村对我来说一样。亚运村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地点,它叫亚运村;鸟巢对零零后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地点,它叫鸟巢。这就是城市的代际,也是一个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城市的一些大动作,存留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就会产生更长远的影响,但是也会有一些非官方的或者是比较草根的元素凝聚在城市里。比如典型的《乐队的夏天》,我们也做过它的分析,发现《乐队的夏天》基本上到最后是北京乐队的夏天,一半的乐队都在北京,当然有可能跟节目筛选的过程有关,但也侧面反映了北京是摇滚乐或者乐队这种形式的中心。

图片▲ 北京乐队 ©帝都绘

一代一代的摇滚青年在北京聚集形成了一股力量,有种传承在里面。不像政府规划的片区,行政令比较快的话,可能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一个地区就建起来了。所以这种自下而上会更需要更长的时间形成,再一点点的传承。


06

时机时机:您对帝都绘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预期呢?

宋壮壮:预期得话希望大家更加喜欢北京,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地方。特别是在我们刚刚开始工作的几年,那段时间特别流行逃离北上广,大城市病。在我们看来城市有城市的问题,但是大城市的好处比缺点多太多了,不要老关注城市的缺点,我们希望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它好处。

图片▲ 北京街道栅栏 ©帝都绘

图片▲ 驻京办大楼 ©帝都绘

简单的说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更多的发掘城市的亚文化。就比如公共交通、观鸟等都是亚文化。亚文化能够把城市多样性充分的体现出来,我们希望通过发掘亚文化,让大家觉得生活的城市更像你的城市,更有归属感。


07

时机时机: 您对年轻的设计师、研究员或者未来城市居住者有什么想表达的?

宋壮壮:多包容城市里跟你同样共享这座城市的人,我们发掘这么多亚文化,分析区域差异不是为了引起地域炮,我们希望让大家了解跟你同享一座城市,但是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的故事,通过理解来实现包容。包容能够让每个人都生活得舒服一些,城市也会运转得更顺畅一些。
图片


主编:田宁
采访人:Alex,der媒体部
统筹:田宁,Alex拍摄:der媒体部
视频:田宁 张擎苍
实录校对:Kelly,Alex,鲁宣传:der媒体部



相关推荐
返回
0.06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