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家艺术廊 成立于1998年  

【建言丨对话刘宇扬】:城市与建筑,变迁的视野



【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全新子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刘宇扬,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都市研究学士学位, 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获得建筑硕士学位,2007年于上海创立了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在刘宇扬先生的带领下,事务所近年围绕着教育研发、旧改更新、文旅康养、市政景观四个板块展开实践,基于每个作品的独特叙事,创建生动的场景与空间,寻求隽永的诗意与价值。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除了多次参与国内外学术演讲、论坛和出版,刘先生还长期参与展览和策展工作。今年,他作为主策展人策划了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2020-2021--“变迁的视野”,在展览展出之际,我们与他进行了对话,请他分享了这次展览的主题渊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刘宇扬的建言现场:





01

对于城市或空间

最初始的印象



对于城市的初始印象,源自年少时代在台湾的成长经历。我们家搬过很多次,从海边的一个小镇到台北大都会,各个尺度的城市都住过。在离开台湾之前,在台中住了很多年,台中是一个很理想的中型尺度的城市,充满着儿时的记忆,包括食物、气候和邻里关系等等,所以形成了我对于城市或空间的一种最初始的印象。


▲ Geisel Library by William L. Pereira & Associates ©Darren_Bradley


后来,到了美国也住过不同的地方,从西岸到东岸,环境是截然不同的。美国西岸是相对比较更典型的低密度花园城市,或者更多是一种汽车城市,人坐在车上是以车的时间和距离感来界定他对城市的印象。这其实是挺单调的一种城市状态。




我的高中和大学是在西岸度过的,就读的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校园的建设起始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那可能是美国现代建筑发展最好的一个年代,既充满着对未来的想象力和对更多元文化的包容力,同时又还有相当活跃的经济发展。所以,在校园的规划和建筑上,之前无论是在台湾的城区或加州的郊区、都未曾感受到一栋好的建筑带来的力量感和空间感,在这个校园里第一次感受到了。



▲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by Louis Kahn ©Liao Yusheng


美国现代主义大师路易斯·康的Salk生物研究所,这个建筑就在我们校园的对面,我第一次走进去,就完全被这个场景所震撼了,开始对建筑这个行业或学科产生了兴趣,这也就是后来选择去东岸学习建筑的原因。





02

辗转多个城市回到上

体验到时代的穿越感



后来到东岸,在波士顿待了将近5年,在纽约待了将近3年。美国东岸城市很好地保留了欧洲传统的人文气息,又给了我一个新的城市印象。


▲ Frederick Law Olmsted 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因为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在建筑设计或一些规划上都很有创新性。在我就读的哈佛大学位于波士顿,那里就有一批非常优秀的现代主义经典建筑,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案例。所以,整个在东岸居住的过程中,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体验,对我整个建筑观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回国到了香港,同样是一个超高密度城市,而且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它的一种人文和世俗的底蕴,也有非常接地气的个性。但是,香港毕竟对于年轻建筑师而言,实践的机会还是相对比较少。所以,最后决定举家搬到上海,把这里作为实践和生活的重要地点。




这时又反观在台湾的成长经历,就发现很有趣。上海和台北有很类似的一点:它们的很多街道是以全国各省市的名称命名,到上海一看街牌路牌,突然间觉得很亲切,好像有了某种时代的穿越感。其实我爷爷和父亲他们也在上海短暂居住过,最后是从上海离开大陆到了台湾,到了我这代,绕了地球大半圈,相隔六十年又回到了这里。




03

空间与社会的变迁

给我们一种看待建筑的视野



这种空间的变迁和整个社会的变迁,对我来说也很有意思。我个人比较特殊的一个方面,就是住过不同的城市与国家,又改过专业,然后又算是移民了两次。第一次往西方往美国走,第二次又回到中国。所以,对变迁的一些事物,会有一种愿意接受变化的心态,同时也更愿意拥抱这些变化。


▲ 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


这次我们做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主题就定为“变迁的视野”。用这个主题,当然首先是因为今年2020年是太特别的一年。曾经的千禧年,在我这一代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事件,整个全世界从20世纪跨入到21世纪,同时又很快地经历911事件,而且这个事件又跟建筑、跟城市息息相关,因为它直接打击到建筑物,造成了一个城市的瘫痪,形成这种全国范围或者全世界范围的恐慌,那个时代确实经历一个非常大的变革。



21世纪前20年就这么过来了,2020年又突然疫情来袭,想都想不到会用这种方式让我们按下暂停键。然后等到五六月,国内整个疫情已经相对平稳可控,而国外已经就开始爆发到这么广泛的程度。




而在时代经历巨变的时候,我接到邀请作为本届展览的主策展人,就想这次展览的主题,首先不只是局限在狭义的建筑专业内,肯定是要把视野放宽,要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当下这个时代,因为只有当下是感受最深刻最强烈的。历史已经是历史,虽然说未来已来,但是毕竟对它还是保持一种想象的距离。



然而,对于当下,我们不得不回应,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再者,就是希望以中国和欧洲的双重视野,看待我们的城市、建筑和环境的关系。




04

展览的丰富性在于

不同声音和面貌的呈现



透过这个主题,能够让参展的建筑师们有一个思考的参照点,但是这里面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不是说哪一个作品特别符合这个主题,只是希望探讨当代建筑学和实践建筑师,在创作状态中是如何回应这个时代的。


▲ 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


这些变化跟影响,都跟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是息息相关的,包括互联网,未来城市、智慧城市等等,哪怕我们具体的项目不一定会直接去碰到这些问题,但是它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实践或者我们的行业。所以,当时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希望有不同类型的建筑师参与进来。


▲ 洛克外滩源-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英国)


我们邀请了有比较资深的,比如深圳的汤桦老师,他在中国应该是第一批独立实践、开办事务所的建筑师,实践已经有40年了,今年刚办了他40年的建筑展,正好跟中国改革开放这个时间是吻合的。也有刚刚成立可能5年之内的年轻事务所,比如北京的罗宇杰,他主要的实践是在农村,通过一些非常好的创意和有一定预制性的材料,能够去回应当下中国从城市走向乡村的实践,和一些环境的变化。



在欧洲这个层面上,我们邀请了8家事务所。当然欧洲整体的建筑实践水平是相当高的,整个现代主义的起源也是从欧洲开始,但因为它有这么多不同的国家跟地域,它的风貌又具有多样性,很难用一种标准去界定欧洲建筑师。所以,请了一些比较老牌或者比较著名的大师,也有一些相对比较低调,但实践的水平非常高的建筑师。


▲ 庭亭-亘建筑


他们的实践可能对于接下来中国的发展,会起到一种借鉴的意义和价值。可能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我们已经很习惯这种非常快速的发展模式,更多讲究建筑的形象感,或者说这种作为外国建筑师实验田的方式。但是,我觉得在未来的二十年,肯定不会再继续这个方向,而是一种更专业化,更细致化,更有耐心地扎根于现场、城市、功能、使用和业态的前提下,所完成的建筑。


▲ 大乐之野勤勇小学酒店-旭可建筑


所以,这次展览有一个跨度非常大的建筑事件的呈现,首先会有一些不同声音和不同面貌的呈现,这种丰富性是很重要的。将来还会有第二届第三届,希望能在第一次尽量有一种多元的呈现,之后不管是我继续做策展人,还有新的策展人,都可以再从不同的主题和切入点,再去邀请一些第一届没有参与的建筑师。




05

脱离自身的视角局限

形成一种更好的对话



这种东西方的交流,专业内的交流,以及人与人的交流,也是这次展览希望促成的,通过邀请一些熟悉与不熟悉的建筑师,希望能够形成一种更好的对话。


▲ 首届中欧建筑邀请展


在本次的展览里,我就决定保持一个中立的身份,做策展人是完全为大家服务,因为策展人的权利已经够大了,所以也不需要把自己的作品再放进去。这样能够脱离自身的一些视角局限,更客观地去看待我们身边的同行或者外方的团队,同时也会给我和我的团队一些新的启发。因为,在短时间内,要跟他们通过对话的方式,去确定展出哪些项目,是一个高密度交流的过程。



这个过程虽然非常累,但是乐在其中,我的团队也会通过这次经历,看看我们行业内各种各样的事件,这是蛮有意思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对策展人身份的一个感悟过程。


▲ 2011成都双年展-李丹峰与周渐佳的装置作品 ©Jeremy San


特别是2007年刚离开香港,把工作侧重放在上海,那时接到的第一个主要任务,不是什么项目,而是受马清运先生的邀请,作为他的联合策展人,参与了第二届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那是我第一次全面参与策展工作。


▲ 2011成都双年展-王方戟与周伊幸的参展作品 ©Jeremy San

到后来,2010年参加成都双年展的联合策展工作。2012年和冯路老师,两人联合策划了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针对国内建筑师的一个展。从12年到现在,其实可能自身的工作从教学逐步转到更多时间用来策展。另外一方面可能更多是作为参展方受邀,比如18年受邀参加李翔宁老师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比如,深港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展,我们都会有作品参展。


▲ 2011成都双年展_ CHORA_Raoul Bunschoten参展作品 ©Jeremy San


所以,一直到今年有这个机会,首先还是感谢中欧建筑传媒中心和中德可持续协会的发起和邀请,让我有机会再跨界一次,回到我既熟悉又陌生的策展工作。


▲ 2012深港双年展-上海新城实践展参展方合影




06

建筑师和策展人

这两个身份其实有相似性



建筑师和策展人这两个身份其实还蛮相似的,因为这一点可能受到我导师库哈斯的影响很大,1997年做完珠三角城市化研究课题的时候,他就开始为四年一届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做准备。当时这应该算是卡塞尔文献展里第一个把城市研究作为呈现视角的作品。做为学生我们也全程参与了展览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怎么样从研究变成展览,然后也看到库哈斯塔是如何去思考这种内容的生产与呈现。


▲ 2007 年深圳市规划局与库哈斯共同出席国际研讨会


通过策划展览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比较有机会跳开繁琐的日常实践的束缚,进到一个更批判性更强的,或者学术性更强的思考方式。它的好处是有一个阶段性的思考过程,展览都有一个密集的准备过程,以及开幕呈现,要面对所有来看展的同行或者外行的一些反应,所以又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一些反馈。


▲ One Vanderbilt_by KPF_View_from_Bryant_Park ©Raimund_Koch


它跟盖房子不一样,盖房子通常时间会拖得比较长,而且很多能够读到信息或体验这个空间的还是一小部分的人。然后,跟写书也不一样,出版又是另外一种更静态的呈现。而展览结合了很多人与事,实践的内容以及你的思考,然后也会有一些出版物。在这个层面上,可能每一次展览都是基于建筑和遇到的所有事物,以及一生思考的总结和反思行为。



建言思想汇之刘宇扬



合 作 方 :建筑档案

媒体合作: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时机时机APP




相关推荐
返回
0.06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