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未来水世界》中,2500年的地球两极冰川大量消融,地球成了一片汪洋,人类只能建起浮岛在水上生活。
那么,在现实中呢,随着人们对资源的任意索取和过度消耗,导致环境恶化、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面对逐渐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多人可能不太相信仅凭一己之力能够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什么改变,然而有一群可爱的建筑设计师,他们正在运用自己的设计思考一点一点改变着世界,创造着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
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那些为了应对变暖气候而做出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吧~
这座会“呼吸”的建筑,是哈佛大学设计学院Salmaan Craig教授为哥伦比亚麦德林城市发展公司设计的新总部办公大楼。
运用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烟囱和预制的外墙系统,通过控制校准温度和热浮力,使整座建筑保持通风。其热力学原理是:对流和热力由于温度从冷到热的改变而产生不断流动的空气。这股空气流经员工工作区,形成舒适的气流。
此大楼内的通风系统分为两种,一种靠风力驱动,空气被水平推入建筑。第二种则是浮力驱动,由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的电力将室内热空气加速通过太阳能烟囱排出建筑,从而再将室外的气流推入建筑。这样即便室外没有风,也能保证建筑内空气的流动。
如果有一天,人类的建筑方式将会从陆地转为大海之上,你觉得会是怎么样的场景呢?
那么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的问题,俄罗斯建筑事务所雷米工作室设计了一个拱形海上漂浮酒店,并将其命名为“方舟“,它可以作为未来发生极端洪水时的避难所,直白的说,这是一座漂浮在水面之上的建筑。
它首先作为一种生态建筑,集合了多项创新和绿色理念,拥有独立的生命支持系统,从而可以保证它的居民一次性能够在上面避难长达数月。
蜗牛壳形结构的拱形建筑设计,可以均匀分散建筑的重量,使其不易受地震影响。并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电力和用水。整个结构呈透明状,光线可以射入客房,为了确保光线的品质,建筑师还在屋顶设计了一个自清洁层。
在热带气侯地区,年平均温度在 18°C以上,年降雨量大于750mm,空气环境潮湿闷热,并伴有阳光的暴晒。面对这样的气候环境,我们的建筑物也为了应对气候而做出一些创新。
在越南中北部荣市的城市中心,一个位于建筑顶部的咖啡厅成为城市中的地标建筑物,与其他建筑物不同的是,它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竹子。
如此智能的水上住宅,你看完心动了吗?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类不得不住进这样的水上住宅里面,到那时,人类的心里是否会存在对地球的忏悔?还是只有可以继续在地球上生存的侥幸心理?
关于未来的城市,我们每个人在心中都存在着自己的想象,对于建筑师们呢?
建筑事务所BIG(Bjne arke Ingels Group)就联手麻省理工学院海洋工程中心和非营利组织Oceanix,公布了一个可容纳 10000 人的漂浮城市项目,并被联合国人居署纳入了《新城市议程》进行讨论。按照 BIG 的设计,这座漂浮城市将会是一个可持续的人造生态系统,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实现能量、水、食物和废物的循环流动,这一设计理念体现在城市中的各个细节中。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这么多人在水上城市,会不会有沦陷的可能?按照建筑事务所BIG的设计解释,这座漂浮城市的其支撑底座将采用一种叫做 Biorock 的生态岩石,是由电解积聚溶解在海水中的矿物质形成的物质,这种材料只要有电流流动,结构就会无限制地增长,如果损坏也会自动修复,也就是说随着时间迁移,建筑结构反而会越来越坚固。更神奇的是这种材料的硬度是混凝土的 3 倍,却依然可以漂浮在海面。
在对抗全球气候变暖这场大战中,从以上这些未完成的建筑,以及投入使用的建筑里,我们看得出,关于未来的人们居住生存方式,建筑设计师们用其天马行空的思想,为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融入越来越多的可持续元素,创造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想到的都是把对能源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放在首位,以“绿色”出发提供更多更好的举措,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改变未来,让地球母亲拥有更加长久的生命,可以一直温暖的把我们人类拥抱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