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 成立于2017年  

戏侃中国当代建筑 | 弗兰姆普敦哈佛大学演讲 02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无界建筑师(ID:archxyz)

上:戏侃中国当代建筑 | 弗兰姆普敦哈佛大学演讲


大家好,继上次我们对弗兰姆普敦教授的演讲分享完第一部分之后,我们的第二篇又来啦!上次说到,弗兰姆普敦教授介绍到了标准营造(张轲主持,ZAO/Standardarchitecture)的项目,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一个游客中心。


那么他说了什么呢?请看下文:


演讲原文(第二部分)



这个是来自标准营造(张轲主持,ZAO/Standardarchitecture的项目,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一个游客中心。这个项目相当不错(an extraordinary thing)。我认为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有力的作品。这个房子用的石材和,当然了,混凝土。它位于所谓的西藏自治区的南加巴瓦峰附近,海拔7782m。



比较吸引我的点是,我认为(I would argue),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项目中两位建筑师的影响:其一,是路易斯·康(Louis Kahn),至少某种程度上是的;其二,更强烈的是,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的瓦尔斯温泉浴场(Thermal Vals)(的确,我们可以从天窗的开法,特别是立面上那些长条形的石材的画法,看到这种对Thermal Vals的学习)

--------

Peter Zumthor - Thermal Vals照片和项目初期草图

--------

(张轲的)这个作品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也不太容易准确理解空间是怎么组织的。这个房子是给登山者用的。 房子下面有个超级大峡谷,400km长的大峡谷,相当大。 除了墙身核心部分是混凝土的,其余都是石材的。


然后,我们得搞明白平面上这些都是什么,有些浴室、厨房、管理用房什么的。但是发表出来的功能包括接待室、公共卫生间、专门(卖登山用品的)商店、一个酒吧、一些登山者的服务设施——更衣室、会议室,司机和客人用的办公室。然后,我也搞不懂在哪里呢(somewhere god knows),里面还有一个发电室。但是这些也都没有具体的标明。 


这是墙身大样,混凝土墙和夹层什么的在中间,石材在外面。也没有什么具体信息,肯定得有梁,但是也看不出在哪里。下面这张也大差不离。


下面这个是在湖南保靖的一个房子,我记得这是个医院。这个房子也是类似的话题。这个项目的建筑师是林君翰(John Lin)和Joshua Bolchover(组织名称:城村架构,Rural Urban Framework,是一个设在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的非牟利设计机构)。我记得他们因为这个项目得了一座阿卡汗奖(Aga Khan Award,不过小编没有查到这个作品获得了阿卡汗奖的具体年份和信息)。这是个关于螺旋的概念,这张图看不太出来。立面上都是细长的窗户和砖的构成。你能看到当地的建筑背景(或文脉,原文:context),我觉得那些房子还挺有意思的。


这张图能看到,这是个旋转而上的房子。你从一个坡道上来,然后随着坡道往上走——还挺宽的坡道,这房子就成了某种程度上不断延续的等候室。这是个非常小的诊所。


在坡道的两旁用了很多预制混凝土构件作为墙。螺旋形体量的中间还有一个室外剧场一样的空间。另外,当然了,结构是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这个房子虽然算不上精致,但这是另一个方向的案例。

 


我们看看这个,剖面显示了这个大台阶形状的坡道,螺旋着上升,还有中间这个室外剧场。还有些当地房子的信息。



好,我们很快就会进入到,所谓的,讨论环节。这是我要展示的最后一个项目了,来自王澍和陆文宇的业余建筑工作室(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就我的判断来说,这个房子在功能上算是个酒店。而且我在这里住了一晚上,还挺舒服的。我觉得这里面好像没有很多房间,所以这算是某种程度上的社交中心(social center,这东西比较美国化,在中文里不是太有对应的概念,大概就是非盈利的一种室内公共社会空间,类似社区中心),某种程度上的酒店。

这里头有客房,也有个小餐馆——我觉得不只是个小餐馆的级别,算是个真正的餐厅了。这房子被用来做会议宴请啊、接待啊这些事儿。所以这算是个有酒店功能的会议中心吧。


特棒的一点是,这个房子都被这个大屋顶覆盖着。有人跟我说,王澍曾经在一个离这里挺远的地方,看到过一个被一片完整的大屋顶覆盖的小村落。下面这图就是这个项目的屋顶平面。




这个图有点奇怪,我们不太分得清这里面什么是什么。但是,如你们所知,其实你们中有些人可能都去过了,这里有一种很有意思的楼梯、走廊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中国美术学院那个项目中,大多数情况下,走廊和楼梯都是在这些西的外面布置。但是这个项目里,他们都在屋顶之下。


其实这个总平面图不太好读。有些走廊就很突然的(non-sequiturs)升到了屋顶上。这个房子坐落于一条小溪旁边。这小溪算是在学校的中间吧。我在想我以前的一些讨论,是什么来着。哦对,很久以前,我写过一些东西,是关于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colas Pevzner)对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的评论的。他说路斯是个“迷”(enigma,这个词指那种需要密码解密的迷)。当然有些意大利人估计是完全不同意(观众笑)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


不过我觉得路斯一生的作品中,的确是有这种“迷”的特点的(something enigmatic about loos,指路斯一生的作品相互援引、指认,弗氏用这个词,是指其作品有一种符号学解密般相互关联性)。我觉得,王澍目前的全部的作品,也有类似的“迷”的特点(something enigmatic about Wangshu)




你看看这些彼此不同的空间,可别让我给你们说明白这都是什么空间(观众笑),这上面虽然标着数字,但是我……这些图其实是最近王澍发给我的。我没有那个线索去搞明白这些空间都是什么(原文:I don’t have the key for what all of this is actually.  这里弗氏的表述,用key/线索这个词,是跟前文关于enigma/迷的讨论呼应的)。其实我也记不住(观众笑)。我沉浸在其中了。这绝对是个迷宫(labyrinthine)


我住里面的时候,感觉不到有这么多平行的墙,但是,当然图上看实际上它们是存在的。我确实记得、体会得到这些很棒的楼梯不知道从哪里就冒出来了,引向一个桥,又下沉消失。这些楼梯不再出现在建筑之外,而是在建筑之内。


这是上一层。不过除了给你们看看图,我也说不清楚这些房间到底什么是什么(观众笑)。这是屋顶,你看,楼梯跟寄生虫(parasite)一样,在屋顶上穿上穿下。还有别的楼梯,这里是(屋顶平面)能看到的,穿插到屋顶系统中的楼梯。


屋顶系统里设计了顶光。这就是,屋顶串联起这些墙。这些墙是土坯墙,应该是用水泥做了加强。这些红色和黄色的土坯是从附近取来的,附近主要是红、黄这两种。结构支撑和交叉剪力墙都是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看看这个屋顶,这里又是我不懂的地方了(弗氏的小自嘲,观众笑)。但我确实知道,陆文宇在某种程度上是……如果说王澍是用铅笔画草图的天才,当然他确实在某个地方提到过“我用草图画图,我夫人来给我评图。”


穆勒出版社(Larz Müller Publishers)出过一本很不错的书,里面涵盖了王澍拿到普奖之前的所有草图,还有一些评论、讨论。我刚才的引用就出自这里。


Lars Müller Pulisher出版的王澍专辑《Wang Shu: Imagining the House》

书籍内页


不过,我大概记得这个用木头做的织网状结构(geodestic structure,指有大量重复构件的结构),整体结构,我觉得主要是归功于陆文宇掌握木头这种材料的能力。当然,王澍没提过这事,至少我没读过相关的材料。我觉得这个屋顶,这些木头结构,你不能把它叫做一个空间架构(space frame)。你站在顶层的时候能看到那些支撑屋顶的钢节点和钢管什么的。下面这张图也差不多这意思。你看这就是我说的,有些楼梯上了屋顶,又降下去。但是不像别的房子,这些楼梯不设置在立面上,而是在内部。


下面这张图看的清楚一点,楼梯升起的地方,整个的路径。我和他看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会说到皮拉内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的《监狱组画》(Carceri)。我对他引用这个参考(reference)印象挺深的。


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 - Carceri


还有,我看这些钢节点、土坯墙的时候,我认为这跟斯卡帕有的一比(原文:close to Scarpa)。所以这有点像是反向的马可波罗了(Marco Poloin reverse)王澍简直是中国建筑的魔术师(magu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这个作品中)他正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看向意大利(指王澍以皮拉内西和斯卡帕这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作为引述和参考)。我是说,我们可以做个粗浅的对比,例如说,维罗纳古堡博物馆(Museum of Verona Castelvecchio)的屋顶,当然了,我们知道,斯卡帕非常欣赏中国的(建筑)作品。

-----------------

Scarpa - Museum of Verona Castelvecchio

这是我最后一张图了(其实并不是,各位读者继续看哦….),一些屋顶和墙身细部的节点。对我来说也不太好懂。不过,你们懂,这是个非常机智、精巧(crazy,ingenious)的桁架系统。

我认为,这是我最后一张图了,哦不对,这不是。你看这个图(观众笑),还是这个意思。楼梯在这里升起来,实际上,这些走廊有时候会延伸到这些观景台一般的座位。那里可以望向水面和校园。 

这张,哦,我终于开始明白我自己准备的素材(material)了。你看这里有个楼梯升到屋顶。然后,这个可能比我刚才放的那些都棒,我们看到了这个红色、黄色兼备的土坯墙,还有它们被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撑住的样子。这些在地(in-situ)的墙和在地的混凝土会交叉到一起。在一边会有一个有点奇怪的中庭花园,另一边你就能亲近水面。

这张也差不多。我觉得这是最后一张了。

哦也不是(最后一张),这张也差不多。哎?还有啊。(原文为it goes on.  观众笑)非常棒的项目。还有还有(原文为 it goes on on.  观众大笑)。这些土坯墙、砖、和其他材料的混合使用,让我想起宁波博物馆。这个图是咖啡馆的阳台。边上是小溪。

哦还有这个(观众笑),天啊,这太棒了(原文:Oh ya, this is unbelievable.  弗氏的语气听起来是非常的喜欢,像是小姑娘发现芭比娃娃一样的语气)。这是对中国墙上月亮门的有趣模仿(sort of parody,也可以说是滑稽的模仿)。我觉得这个动作是相当进取的(aggressive)、可塑的(plastically),是个让人动情的空间(emotional space)。我是说,当然,这是个混凝土墙,我都忘了这个横向的墙实际上是竹子做的饰面。

 

这张也差不多,不过,你看得到这个混凝土框架结构出现在视野里。


向下看,可以反射的水面,把空间延续到水中。向下看的时候,我认为,流线的复杂性就很明白了。还有这个土坯墙和混凝土框架的关系,再次出现了。

 

那么就这些了。我的图不是太多。或许我该用这段话结束。你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记得,但是我真的记不清了,应该是3,4年前,中共中央说,他们要将3.5亿农民从农村移到城市。我只是说,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绝对是历史级别的。这还是个共产主义者的政府呢,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他们的目标是要在未来10年里,从乡村移走将近一个美国人口数量的农民。


这是3年前的事儿了,也不知道这个计划是不是还在继续。我是说,这些为了创造一个消费性社会而导致的结果,实在是让人难过。让我再说回王澍,还有建筑的反抗(architectural resistance)。他用这个词,反抗(resistance),我觉得这是他自己介入此事的方法。他不用批判的地域主义这个词,也不用批判的实用主义,但他用这个词,反抗。

 


这就是我对中国(当代建筑)的一些小小观点。我估计你们更乐意我没说这些哈(又是一个弗氏的小自嘲)。这个其实是我那个书的一个开篇介绍的草稿。


然后我把这个稿子发给了香港的那个朱涛,他不是很喜欢在这个(稿子)。他提到了刘家琨,和他的一个作品,也在展览之中,一个方形的环装的建筑。刘家琨的这个作品 ……


刘家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西村大院


第二部分完

弗兰姆普敦对刘家琨的项目怎么评价?他还会发表什么看法?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感谢 无界建筑师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ID:archxyz

[END]


[ 投稿 ][ 媒体合作 ][ 加入ASA ]

请联系邮箱:info@asashare.uk


[ 作品集辅导 ][ 设计工作营 ][ 联合教学合作 ]

请联系客服君


相关推荐
返回
0.05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