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 成立于2017年  

观点|如何评价清华大学2020建筑大师班评图公开课?最恐怖的教育:是鼓励着你独立思考,同时又肢解你的思考力

  • 转载自:青手,已获得授权

公司有年轻同事拿了新出炉的清华大学2020建筑大师班评图公开课的视频让我看。一个导师,7组同学“情感建筑”中期作业,4个点评老师,大约5个来钟头,很长,五个小时以后上才算陆续看完毕。

第一感受:
如何评价?我有些不成文的强烈感受,想到什么写什么。

  1. 对这个“情感建筑”的命题,方式方法都觉得荒谬,后面详述;

  2. 小孩在清华读建筑多么不容易,然而好苗子也会被体系毁掉还浑然不觉;精致的华丽,严苛的空洞;他们努力找不同,但其实又那么雷同;

  3. 最恐怖的教育:是鼓励着你独立思考,同时又肢解你的思考力;

  4. 特别心疼第六位同学,我为她也一定要写写我的读后感;

  5. 在碎片化的时代,能让你抵抗碎片化的,是保护好思考力的独立完整,保护好你情感的纯真敏感,而统计学不是敏感;

  6. 缺乏对大自然感知力的教育是伪精英教育;很少有人提及大自然的感受,提到的还都是花卉装饰; 

  7. 好的教育,要保护直觉的混沌空间;激发想象不是口号,是启迪挖掘触类旁通的道路,不是穷举梳理,纳入轨道; 

  8. 老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是思维力的影响;不同的老师给学生打开的是不同方向的门~~

  9.  在大学,教你造房子从锻造“砖块”和“瓦片”开始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建筑设计应该永远从“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开始。

  10. 建筑大师班是个什么鬼东东?为什么到了最高学府竟然还这么媚俗?大师是通过上学习班可以批量培养的吗?

  11. 印象最深刻的图片,是有个男生引用的油管图片。我们常常说,照片镜头后面的眼睛最重要。这个图片无论是对比还是简介的文字,都是犀利的。男生注意和描述了摄像头,启发并应用,但最有趣的不是那个屋顶状的网吗?


Chinese Roofs----1400s to Present


四位评课老师的印象: 

从好感度往下排序,最好是马工,其次是女王老师,其次是男王老师,最次是包老师;我平素比较孤陋寡闻,这四位老师除了之前听说过马工,其他人不知道,应该都是行业大咖了,也不打算去搜索了,就是写写印象直觉。

这次对马工的印象直线清晰好转,说人话,句句在理以前多次见过他那个重复的头像,仰面斜睨长得很设计师,鼻孔朝天好像很傲慢偏执张狂的样子,留下一些模糊的偏见。但他在朝阳公园旁黑乎乎的被非议的房子,我是喜欢的。这次听他讲话,觉得人不可貌相,看人还是主要听谈吐,马工竟然很真诚,虽然锐利但还很给人留面子,其实并不激烈,还常常有圆润处,能给人留下锐利的感觉主要是他有基本的洞察力,一说就透,但其实那些话不就是一个设计人该有的常识嘛,但现在拥有常识的设计师太少,反而就显得马工偏执。马工的点评不迎合,也不做作。真是挺好的老师。他对做自己有强烈自觉,但也不是不顾及旁人感受,甚至能注意到六号选手她不同意王老师观点时候皱了下眉头,好细腻啊,嗯,很可爱,路转粉,点评老师里最鲜明率真的,马工是点评里团里的灵魂担当。

其次是女王老师,温柔务实,亲切的,面相也好,干净,内心是有真实度和同理心的人,她在魏老师要快速略过第六位学生时候,主动说这样不好,非常温暖。听她介绍也是清华毕业的,王老师点评也非常中肯,当年一定是好学生,现在还保留有温暖的人味,不容易。只是她点评那个metropolis的ppt时提出那个充满想象力的提议我也惊讶于她的天真,她说也许将来大数据很厉害了,可以洞察人的心情,比如来到大车站时,可以用冷色或者暖色把人们的心情捕捉显示到大屏幕墙上会很有趣~~~这怎么会是个好点子?当机器都能读心时,人类肯定末日了,一下想起那个著名的反社会小说《我们》,我是相信最后人类会被机器吞没的,但希望来的晚一些,而且在末日之前尽可能保护隐私,远离大数据读心~~

男王老师他的背景布窗帘印象深刻,黑暗逆光强烈,面目不详,说话听不太清;为什么没人告诉他应该离话筒更近些;他强调模型的重要,时间的重要,一听就是实战派,很踏实,是个非常实话实说的好老师,他点评第六个学生的“甜甜蜜蜜”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两位王老师都是诚恳的技术流,非常好,如果请他们来上课也应当是学生的福气。这个点评因为有他俩而更为精彩;但这两位王老师在点评第六位同学时候,都暴露出我们这个时代塑造的建筑师内心其实是非常不懂大自然语言的。

包老师最有意思,有时说话喜欢嘎然而止,大约是希望画龙点睛,与众不同;他的开篇观点让人不知道是恭维还是真心话,应该是真诚的,听到后面,他的时代感主旋律浓郁挡不住;他某回判学生作业不及格,理由是柯布西埃的学生,也是惊人之语,而且包老师爱记录“关键词”,总对能否有“新意”抱有执念。

那个点评不及格的原话是“不及格,柯布西埃的学生”简直如雷贯耳,听语气好像柯布西埃是多么过时的一件东西,不知道出于什么偏见,还是了解太多? 安藤学习了柯布的零头就可以出来独步建筑武林了,建筑界哪有人一生可以两次改变建筑潮流?晚年柯布的朗香教堂,拉图雷特教堂,费米尼教堂,海滨小屋去看过吗,老一辈艺术家就是很勇猛~~~

包老师勤奋地笔记同学们的“关键词”,说泛泛的思维引不起他的兴趣,每个人都提焦虑,焦虑在他看来就变成无病呻吟了,幸好还有马工委婉纠正他,即使相同的主题,俗套的主题,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建筑语言也可以让作品截然不同;
 
他对第六位同学的评价是,能让他记录的关键词最少,植物的生动细节描写的多~~面对那么诚挚清澈的表述,他一直说作品没有展示出来,这些不算设计,这是分析图~~卧槽啊,魏老师也跟上,表示后面需要“把思路展示给老师们,要把设计任务书展示出来”
 
我去,一个这么清澈的学生在浑浊的眼里竟然什么都看不见;唯一最有诚实思考的学生。我觉得点评老师里有包老师也是非常另类的风景,也许,好吧,我不知道这个也许~~


魏老师印象

是这组作业的导师。漂亮,意气风发,但这堂课听下来,我觉得她不算好老师,倒着谈点印象,其一笑容后面其实很冷血。冷血一幕,就是第六位同学说完了,她竟然催促各位老师没有要点评的,就赶紧翻篇让最后一个同学开讲。我都惊呆了。这不是一个点评课吗,学生做得再差,即使评委都不屑点评,那主课老师都应该push各个评委一定要点评,这是最基本的公正的态度。如果不点评,会多么伤害学生的心灵。她在视频里的面容一直是沉静的。还是那个女的王老师有基本的人性,说这样不合适,还是应该点评下。关于这个女孩的作业我后面会重点描述下。
 
可能这个作业完全不在魏老师的思维框架内,所以她要快点过,或者觉得这个学生的作业太差丢面子,就想一跃而过;虽然这次点评过程漫长,但越到疲惫期越能看出一个老师,或者说一个人的基本修养。这个魏老师内在是缺乏的;

其二,魏老师的反差令人印象深刻,她讲话里反对应试教育,而且诚恳倡导学生要独立思考,但她的教学思维框架难掩应试教育的气息,太讲究结构端正了,非常满意地介绍每一阶段的设计转接安排,条理清晰,出题追求宏大,这道作业题,听她意气风发的开篇讲述,就很惊讶,要大于800平米,情感建筑,容纳20人以上,做一群人的情感建筑,如果不是教堂,又要情感,又要宏大,帝国建筑可以做到。但通常这样产生的情感只会是震慑,臣服的情感,这肯定不会是我们需要学生体悟的情感吧,除此之外,宏大的情感很不好理解~~然后又把这个莫名的扭结,说成挑战。
 
设计周期是压迫式的一周一周,转换快速,连都市王老师都看不过眼,连说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合理的时间。让我联想到现在市场高周转下的开发商,才这样切分催促。这般刻板催促切分细腻的思维模式下能独立思考吗,应付都来不及,对合理的设计周期完全心中没数。而且每一步都要交代,虽然看起来步骤清晰,实际上非常反设计,你的题目就是设计任务书了,还要学生再来推导个什么设计任务书,好无聊。中间的干扰完全破坏设计思维的混沌和最后的喷薄而出。做一个设计尤其要保护好中间这段混沌期,做过设计的都明白,酝酿期不应该被扰动,情感的酝酿被截成一段一段和谋杀灵感差不多。这时期老师少干扰是最大的关心。

给出充分合理周期后,相信学生的能力去自由发挥。哪里会有多少不合格的学生,多半只有不合格的老师。现在都没人说老师是园丁了,实际上好老师就是好园丁,而一个好园丁是不会拔苗助长的,也不会过分浇水施肥,什么叫因材施教,就是了解苗木的特性,去帮助呵护它们成长。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师就应该是观复者,不必强用力。

三周看三本书本来没啥毛病,有能力可以看更多,但也不必一一对应吧,如果有的同学只喜欢看一本,反复看,读深读透,也应该有他的自由;老师只需推荐书单,而不必挂钩,因为每个人吸收多少,ta的设计会说出答案。

先梳理个人思考个人感悟挺好的,学生以深入自我来寻找情感是非常正确的设计出发点,但这个过程应该让它好好生长,怎么就马上让他们去和宏大共情呢,太快了就类似分裂,两边弄不好。学生还没学会跑呢,就要飞跃向宏大,自己的情感还整理清楚呢,就要强行和他人共情了。才大三学生,就安静做个小设计不更好吗? 

魏老师看起来太不屑“小资”了,情感仿佛只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情才值得研究呢,这是完全错误的。真正找到自我,才会有他人,才会有人类。一个人身上有充沛的情感,成为合格人类,再和别人共情,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持续地关注自身,即使拿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做一门课也一点都不为过,以后这个要研究一辈子呢。那个都市王老师质疑时间太短是很对的,

为什么这样急促呢?这个时代已经这样慌张了,欲速不达。催促和下课铃声响是两件事情,前者是多么令人讨厌的呱噪,而后者是提前约定;校园和老师是规定铃声的人,节奏是门科学,和刻苦学习一点都不矛盾;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周期,是好老师的含金量,属于高超的教育管理能力,学生作业反而事半功倍;
 
我花园的一棵松树,因为旅行时委托物业浇水,物业殷勤的浇水,回国后我的松树死了。如果老师太勤奋,但方向和方式方法是错误的,那就更误人子弟,学生的设计会缘木求鱼,还白白在高强度下浪费青春年华。


我最喜欢的作业:

是第六位出场的那个声音飘忽甚至有些战栗的女孩,她让我印象深刻,她稚嫩的思考真实而细微,她的描写和记述,是很神经末梢的,她提到人人喜欢和仰慕的人角色置换,但人人喜欢植物却没人想和植物互换角色,很触动人心。我当时特别想听各位评委如何点评这个没在轨道上的人。但比较遗憾,大家对这个还有真实敏感的人不怎么敏感。
 
我非常心疼第六位同学,因为她最天然和独立,是思考和叙述得最好但最没获得理解的。魏老师显然不待见她的表述和设计,催促点评老师略过她,过门是貌似公允地说,“如果有想法就聊聊,没有就继续往下,那下一个同学---”简直不可思议,而且是“今天看到的,就是全部的~~”

虽然王老师救场,但也没有读懂她,虽然也能感受到这个学生的个人化,但仅仅感觉是“一个内与外的描述,没有特别强的延伸关系”;也是醉了;
 
另外男王老师,虽然表扬“没想法就是有想法”,但只看见她的甜蜜平淡,不仅当事人听了会皱眉,我也皱眉;

她说的很轻,甚至有点战栗,但其实思维非常清晰,她的表达里,唯一和自然在一起的那个画面是彩色的;


她提到的一些关键词,特别好。

她说“小时候思维不受限制,没有人会催促你成为什么”这个也特别好,教育本来应该是启迪,但现在是催促和压迫;

她提到“安静感的要素”,非常好,安静感,国人最缺乏,人要真正抵抗这个世界,要有一个安静的书桌,但现在多少人拥有?

 她还提到“信仰”,这个其他同学没有提及,我们很少想到信仰了,其实我们中国人的一个关键缺失就是信仰,但大家因为缺失了所以也根本不关心;
 


我们常说人要打破防护外壳才能成为自然人,她说人需要外壳才能成为自然的人,也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精细的反向观察;
 
她对玻璃的观察,非常逼近建筑被材料推动的近代变身,玻璃等透明轻盈材料的出色应用,才有密斯和妹岛的美学舒展,简直和混凝土是一阴一阳的建筑变革材料; 

玻璃是现代生活里最大的一个隐喻,无限接近,又完全不可穿越。玻璃让这个世界无限轻盈推动我们接近风景和自然,那个巨大的窗口,你为什么看不见?
 
她对植物的观察,是最感动我的一瞬,她是这一批学生里,真正在观察自然的一个孩子,她的赞美是带着非常细微的体察,“最普通的植物身上也有比最为精致的工艺品更加丰富的细节,更加灵动的变化,相比网络,植物是更加安全可靠的消耗注意力的对象”好可爱的说法,“在互联网发明之前人类不断驯化植物和动物是因为自身无法制造可以与之比拟的东西”
 


可惜她对自然的领悟,除了马工提及到林樱素描的清淡,其他老师都全然漠视,或者说完全没听懂,最后这些老师的点评,让我感觉中国的建筑要走向自然有多难。

柯布西埃在晚年就倡导人要向大自然学习,他去研究树枝,海浪,骨头,摩尔的雕塑,他最后的作品费米尼教堂,阳光透过小孔衍射进来,光影是自己会跳舞的~~可惜世人大多只记得他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那可是在把建筑从几千年沉重的古典世界拉向现代轻盈的语境下~~

 

还有被同学提及的高迪,那就是一个自然的崇拜者,他最有名的一句话是“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高迪以建筑在表达他所理解的上帝的自然。我记不清那是第几个男孩,他引用了高迪,但设计构思完全get不到点,他曾经被老师点拨过吗?学生应该如何真正向经典学习,清华大三建筑学生这样的转换力也是非常令人遗憾了

伟大的建筑师作品里都会浸透有深深的大自然精神,而这份对自然力量的认知和膜拜,在中国的建筑师训练里是基本缺失的。没有什么大师值得我们永恒崇拜,但大自然永远值得我们膜拜,因为一切的原型都在大自然里了。我们钦佩的大师,无一不是自然密语的解码者。

第六位同学的画相比其他同学尤其出色,最后她的微微钟摆式构图,非常清晰又简单地表达了全部的思考,在“角色扮演”和“真实自我”之间的摇摆抗拒,循环往复;画面上有炫目的“成为他人”也有安宁眺望的“回归自我”的阁楼,还有时间,有灯光和太阳构成的日与夜,有坚定的书籍和植物构筑的坚实重心~~这么好的意境如此具象又如此抽象,竟然包老师只看见分析图~~~



这次课题引言说情感让我们成为活生生的人,建筑关乎人的精神,课题的要义是,我们是否知道如何建筑情感建筑;

那最后聊聊这次的设计目标:

如何建筑情感建筑?


建筑从设计到落成牵涉面很大,如果只聚焦建筑和建筑师,那答案就相对简单———建筑实际上是建筑师三观的实体呈现常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当然建筑也如建筑师其人。


所以不存在“如何建筑情感建筑”这个问题。建筑师只需要把自己建设好,当你变成真正优秀的充满情感的建筑师,你设计的每个建筑,都会有情感。

所以建筑教育归根结底是在育人,因材施教,让每一株建筑师小苗尽可能成长为枝繁叶茂的生命体,ta结出的建筑之果自然就充满生命力,充满充沛的情感。

经典建筑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建筑师灵魂情感的外露。而满大街的平庸建筑也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如果建筑师内在平庸,怎么投入感情都没屁用,而且越感情充沛,可能建筑死的越难看。

我们平庸的城市里饱含深情的建筑师多得很,也挡不住建筑无情啊~~~当然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建筑师的责任,但是你没有让自己强大成马工,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问题是,如何培养才能让自己真正优秀?

千辛万苦考上最高学府,一定会以优秀来自我要求。建筑学又特苦,入的是一道极窄的门,练手,练眼,练心。到无招胜有招的心手合一,人剑合一,实在是漫长旅途。

这些同学的作业,非常用心投入了。但还是难免尴尬,思维雷同,没有敏感真实的自我,情感再浓,能力不行,设计还是会平庸,文案词典再精致花哨,将来建筑还是会平庸到死。因为建筑杂糅一切专业,可以不断跨界,可以探索文学性,音乐性,戏剧性,高科技性等等~~但建筑还是建筑,他可以如诗如歌,但它毕竟不是文学,也不是音乐或其他,建筑还是建筑。所以只有两条路,一是苦练基本功,二是完善人格;这里面就包含最重要的独立思维力审美眼界,千里路万卷书;慢慢成长为内在情感充沛的建筑师。
 
但什么是内在情感的充沛?我定义不清,但我首先不觉得春风得意,口齿伶俐的人就代表情感充沛,情感是很内在的东西,首先应该是一种深情吧,对人对世界有深沉的善意,应是灵魂内在的河流在流淌发光,它应该是清澈、温热、执着的。设计师尤其应该是赤子顽童。在这条旅途上,常常是那些不循规蹈矩,但充满了热爱和偏执的人插柳成荫。

最近看了奥斯卡大热电影《寄生虫》最深刻的印象是“气味”这件事情,隐蔽的“气味”看不见摸不着,但太难以改变了。“气味”才能真正区分人群和阶层。建筑师要让自己的心灵充满美好气息,高贵,勇敢,敏感,真诚~~你笔下设计的房子,将来一定带有你的心灵气息,而美好气息通常我们称之为气质,所谓气质如兰。
 
建筑的情感通过空间的气质流露,强大的建筑师,做很小的建筑也可以感人至深,有什么教堂能超越朗香吗?
 
成长有没有捷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跟对师傅能省很多力,但哪有那么多好师傅,那不如去野。听无数大师讲座不如像年青的柯布那样去漫游,或者像安藤那样去追随自己喜爱的建筑不停体会体会再体会,或者就找到自己热爱的建筑师作品,临摹再临摹~~~反正不要被分数奴役,和老师不对路的学生都应该选择自学。互联网的时代寻找老师挺容易的,一是高质量阅读,一是高质量行走;勇敢些,再勇敢些,大学不应该思想再被奴役。有些功课真的浪费我们的生命。虽然清华的课程可以请来像马工那样优秀的老师来点评,但点评仅仅只是点评,他们是过客,我们要成为自己才是根本。

我一直记得深圳时读到一个小孩的故事,他因为从小身体不好,家长就没有压迫他怎么学习,上的是普通技校,平常就按他的兴趣捣鼓东西,后来申请了特难申请的一个国外名校,名字记不得了,竟然录取了。当时这个新闻上了深圳报纸,详细报道读后印象深刻。家长们松弛一些,平常心一些,小孩子野生野长些,人格完整,就不会差到那里去,而且越成长越有洒脱自由。中国小孩一路学霸当然是到清华北大,但是不是就离建筑大师更近?清华这样越来越精致的高级平台,喘不过气的思维压迫,是祸是福,还有没有空间让建筑学子真正自由思考?好的设计师成长都会保有有一片自己的原生态;有不被驯服的野蛮生长力;大学难道不应该是唤醒原生态的乐土?

如果我是这七组学生之一,不满意这个题目,又要在框架内完成老师作业,我会把800平方米改成80或者更小8平方米,把20人改成2人,做一个小建筑,完全符合自己的梦想。这样一个能安顿自己情绪的小飞屋,然后把他们复制10个,组合在海边,组合在山崖,或许组合在人海~~为什么不可以呢,微小也可以宏大~~~

学习建筑学吧,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专业啦,通过这个窄门,我们可以重获大自然里动物们自古就会的筑巢技能,你怎么可以不活得更自然更野逸呢?

 

田筠

2020/03/17

三研堂  梅枝前

版权申明
素材来源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

【招募:加入内容合伙人团队 】

欢迎朋友们以“晒作业”“交朋友“”找工作“等为主题进行创作投稿,欢迎加入我们。每年分享稿费及学术交流策划基金,获得专业编辑点对点对接,每人最高可达万元的激励基金,以文会友,共同成长。添加微信号:acsharer,即可报名。



相关推荐
返回
0.05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