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 成立于2017年  

Weekly Term |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板块介绍


我们将在每周六,对建筑学或实践中所出现的词汇或现象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无论是文字阐述、视觉推演或是其他方式。

欢迎读者一起参与讨论,留言提出自己的异见、问题,或者提出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疑惑,如对于专业词汇、文本语境的认知问题。


无关对错之分,而是理解维度。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

撑起庇护所、筑城造郭,画地为城... 在人类一步步走向复杂的城市生活中,建筑们也在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它们或是权力象征的纪念物、或是集体智慧的聚落、或是公众需求的宏伟工程,又或是标新立异的个别建筑。而这些成就,绝大多数由无名无记录的群众所完成。

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1964年著《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希望能让让更多的目光聚集到“非西方”、“非主流”的建筑文化中。半个世纪过去了,能看到明星建筑师的符号光环慢慢褪去,然而建筑学内部并没有打开自闭的躯壳。

在谈到“建筑”(architecture)时,学建筑的人总是在指代一种只有业内才能理解的一种建造之道,彷佛建筑只能是architecture,不能是buildings或construction。同行饭桌上的交谈总是能带回业内话题,并制造出一种“你懂的”气氛。

然而,这也在反面说明了生活中处处所存在“建筑学”——我们的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不正是生活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里,而我们“建筑学”需要被祛魅(Disenchantment)么?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书中所有例举均为世界各地聚落中的个人智慧或者集体劳动结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建筑师代言所做的设计。

photo© Greg Girard and Iam Lambot, 1999

九龙城寨,一个自发的集体聚落


九龙城寨


出自Atelier Bow-Wow: 

塚本由晴(Tsukamoto Yoshiharu)+貝島桃代(Kaijima Momoyo))

《东京制造》记录了东京城市中各种无名,

甚至没美感看似无价值的建筑。

他们见缝插针,而又因地制宜。

一个上海版的“无名氏”

西藏,©tumblr

印度克什米尔,©tumblr

也门,希巴姆,沙漠中的曼哈顿

©arthistoryarchive


苏丹,©pinterest

葡萄牙,©pinterest


巴西,里约热内卢,©flickr


中国,福建 ©dailymail

[END]





[ 投稿 ][ 媒体合作 ][ 加入ASA ]

请联系邮箱:info@asashare.uk


[ 作品集辅导 ][ 设计工作营 ][ 联合教学合作 ]

请联系客服君




相关推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