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建筑学爱好者 天蝎座 | 95后 | 上海市-杨浦区  

最后的空间——亡者的栖居之所

关注我
更多精彩我们一起发现!

我们生着即死着,

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

死亡贯穿我们的全部生命过程。

——海德格尔

△ 荷兰兰格蒂克墓园 @终结的建筑



亡者的栖居之所

文 | 少林汪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融自然节气、人文风俗二者为一体。在清明前后,人们既可以扫墓祭祖、缅怀先人,也可以踏青郊游、接触自然、享受春天的乐趣。

这个假期,多了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又恰逢清明这个缅怀的日子,在那些熟悉的场景下,总不由得触物伤怀,对逝去的亲人多了几分怀缅。

今天,就让我们来简单聊一下亡者的栖居之所吧。

、中国人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理解和态度。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自然会对此进行思考、探索,进而形成个人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一种文化,亦是一种哲学。它帮助个体及其后人在生命存在、死亡、延续的不同时期,认识并尊重生命,帮助人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获得心灵的慰藉,创造生命的价值。

△ 山西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对逝者的尊敬常通过“死者为大”的观念体现出来。高尚的人离世,人们对他又多了一份尊崇;卑劣的人死去,由于他的死亡,人们往往也会减少一些对他的憎恨(罪大恶极之人除外),这是我们对死亡的崇拜所导致的。

中国的大规模祭祀活动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向祖先、鬼神献上美味可口的食物,以此将祭者的愿望传达给被祭者。

随着祭祀的发展,逐渐巩固为生者对死者的一种义务,生者一方面通过祭祀消解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借由祈福许愿来表达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此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各地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殡葬习俗。

△ 摆满祭品的供桌 @Wikipedia

随着生死观、祭祀丧葬习俗的不断演进,“阴间”逐渐在亡灵观念的加持下成为亡者生活的世界。

一些试图将生者生活照搬进亡者生活的习俗也不断出现:生前的阖家而居,死后的家族墓葬群;陪葬、冥婚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迂腐的观念和习俗已逐渐被摒弃)。

这种以人间为样板描绘死后生活的思想,模糊了生与死的边界,为亲友、子女带来心理上的慰藉。

“阴间”观念的不断演进,祭祀、葬俗的不断变革,都是为了更好地让生者化解对死亡的恐惧。在鬼神、祖先崇拜的双重作用下,将死后阴间生活的世界等同于阳间,说明人是害怕死亡的,期待死后以一个相同的世界再现原有的生活方式。

二、棺椁制度的演变

墓穴承载着亡者最后的栖身之所的功能,同时它也寄托了生者对于逝者的缅怀,而棺椁是其中最重要的葬具。

《说文解字注》释棺曰:“棺、关也,所以掩尸。”释椁曰:“椁、葬有木郭也。”段玉裁注:“木郭者,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城之有郭也。”以上认为棺、椁皆木质,棺围于椁中。

△ 战国时期 曾侯乙墓 外棺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棺早于椁出现,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棺、椁共同使用大体就标志着棺椁制度产生。迄今为止使用棺椁最早的墓葬是良渚文化早期的浙江桐乡普安桥遗址M19。

最早出现的棺为陶制和石制,木质棺、椁出现较晚。

棺椁模拟了亡者生前居住的房屋,规制也基本对应,这种象征始终伴随着棺椁制度的发展。棺椁从一开始就与社会内部的分化密切联系在一起。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墓葬起,就已可以从棺椁区别墓主人的贵贱、等级。

西周棺椁使用承袭商代,并逐渐发展,棺椁后续发展出现了多重棺椁制度。《苟子·礼论篇》曰:“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可见多重棺椁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成型。

秦汉时期高等级贵族之棺称“梓宫”,另有“便房”、“黄肠题凑”、“外藏椁”等椁制。

黄肠题凑模型  @豆瓣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 平面图示意  @关于北京大葆台汉墓墓葬布局的重新考察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 蓝色部分即为黄肠题凑   @豆瓣

黄肠题凑,周汉时期常见的葬式布局。黄肠指的是黄心的柏木,题凑则指层层堆叠、无榫卯,且木头向内,垂直于侧椁室壁板。

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是西汉早期第一代轪侯利苍妻子辛追夫人之墓,使用四棺二椁,是迄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汉代井椁实物。

最大的壁板长4.84米,宽1.52米,重1.5吨。两层椁椁边厢总面积6.8平方米,体积9.79立方米,放置随葬品1000多件。向内第一层棺为黑漆素棺,第二层为黑地彩绘漆棺,第三层朱地彩绘漆棺,最内为锦饰漆棺,为直接盛殓辛追夫人遗体之棺。

▽ 辛追墓四棺二椁图解,从下至上依次为外椁、内椁,第一层棺、第二层棺、第三层棺、内棺  @自绘(图片素材来源于湖南省博物馆官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制砖技艺的成熟,东汉时期出现了砖室墓和石室墓,墓室起到了椁的作用,墓室内的葬具一般是有棺无椁。石室、砖室墓所设置的耳室、侧室、后室等即起到了木椁墓各类椁室的作用。

△ 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墓室剖视图 @中国古代建筑史

汉代之后,棺椁制度逐渐走向衰亡。

新中国建立后,出于保护耕地、土地集约化发展等原因,国家一贯提倡火葬,城市地区多使用纳骨盒代替了棺木的使用,葬式也逐渐多样化。但广大农村地区依旧实行土葬,使用的已是制作逐渐简化的棺木。

三、当下社会的各类葬式

1、火葬

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医院是很多生命最后驻足的地方。逝去的人们将被从太平间运到殡仪馆,举办葬礼,在一众亲友到场告别后,完成火化,最后将长眠于公墓园区。

新的一整套趋于完善的殡葬体系几乎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殡葬祭祀。

完成火化之后,骨灰会被收纳到纳骨盒中黑檀木纳骨盒 @鲁班榫卯工艺品

△ 美式纳骨盒盒  @当代中国墓园及纳骨建筑设计

葬式是公墓的基础,当前城市墓园葬式主要分为两类,其中现代墓碑葬占绝大多数,其余为草坪葬、花坛葬、壁葬、水葬、建筑葬、降解葬等生态葬式(节地、硬化率低)。

1)现代墓碑葬:墓园中最常见的式样,是土葬的现代化演变,传统土葬的墓碑被缩小,墓碑从墓穴前方移至墓穴后方,埋葬棺木被改为埋葬纳骨盒。私人墓葬大多使用大理石等装饰性强和耐久性好的材质,现代墓碑葬的安葬形式为单人或夫妻合葬。

△ 台湾墓厝  @当代中国墓园及纳骨建筑设计

△ 北京平谷百世仙公墓  @北京墓地网

△ 某地墓园  @baidu.com

2)草坪、花坛葬:是一种生态葬式,主要分卧碑式和立碑式,多在0.3㎡-1㎡之间。花坛葬多以花坛、花架、自然石等记录逝者信息,供后人缅怀。

△ 上海海港陵园 草坪葬 @百度

△ 花坛葬 @昆明信息港

3)壁葬:指把装骨灰的容器嵌入墙壁格架内的一种骨灰安放形式。一般有独立式、廊式、墙式、亭式等。

△ 荷兰兰格蒂克墓园 @终结的建筑

△ 台湾宜兰樱花陵园D区纳骨廊 @豆瓣

△ 多样化的龛位面板 @Wikipedia

4)水葬:指遗体火化后将骨灰撒入大海、江流、湖泊的葬式。

5)纳骨建筑:指纳骨塔、堂、亭等专门用于存放骨灰的建筑,是“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变的结果。

传统式纳骨建筑:属于展陈空间,不同形式的纳骨设施将骨灰盒排列在建筑里,以便人们可以前往建筑中的特定位置直接祭扫。

△ 莱克伍德墓地 @终结的建筑

△ 莱克伍德墓地 @终结的建筑

△ 钻石山骨灰堂 @当代中国墓园及纳骨建筑设计

△ 日本德云寺纳骨堂 @奥沢文库

智能式纳骨建筑:固定在建筑某处祭扫,建筑中一般会设置一个或多个祭扫位,通过智能化仓储系统机器会从仓库中将纳骨盒直接调运到祭扫位置。

△ 日本东京三田灵庙纳骨堂。逝者亲友只需在位于骨灰堂入口的接待处刷入 IC 卡,骨灰盒便会被传送带自动送至专用祭拜处,再将骨灰盒放入墓石内,随后即可进行祭祀活动。@当代中国墓园及纳骨建筑设计

6)降解葬:指的是采用可降解的纳骨盒,一般由可降解的沙制成,墓园指定区域设置降解葬区域,纳骨盒埋入后,半年内纳骨盒将会完全降解,骨灰融入泥土。在公用的墓碑上集中雕刻逝者的姓名供后人凭吊。(由于民众观念难以转变,当前并不流行)

7)生态云葬:圆柱形骨灰盒,平行封闭式安装,最大程度地节约用地。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网上纪念馆,建立逝者的个人主页,上传逝者的照片、生平、记录亲友的哀思。

△ 南京雨花功德园 3D生态云葬 @当代中国墓园及纳骨建筑设计

2、土葬

因为“入土为安”的思想和土地政策的限制,土葬多流行于农村地区,起坟形式十分多样,有平地起坟、有借坡起坟等,加之殡葬习俗、墓地选址、竖碑立传也各有考究,随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有很大的不同。

△当下农村棺材形制(以贵州为例)@搜狐

△明十八先生墓。明末清初墓葬,形式为西南地区所常见,平地掘坑,放入棺材后,起坟,后以当地石材围成整圆、鱼尾形状,坟头立碑。@中国兰花交易网

△康有为先生墓 @新浪博客

△ 贵州黔西南夫妻合葬墓。坟后为鱼尾形状,坟前立有完整的一套碑,包含楹联、石刻、墓志、子孙名录等。 @自摄

△ 闽南墓葬。多借助坡地起坟,墓前多有墓埕。@百度

3、小众葬式

国内许多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殡葬仪式,如穆斯林的葬式(速葬、薄葬、土葬)、藏族的天葬、鄂伦春族的风葬、赫哲族的树葬等。

△ 古代树葬 @当代中国墓园及纳骨建筑设计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的葬式,如船棺葬、瓮棺葬、悬棺葬等。

△ 四川成都战国时期大型船棺墓葬 @中国国家地理

△ 瓮棺葬,多为夭折的孩子 @当代中国墓园及纳骨建筑设计

△ 四川僰人悬棺 @当代中国墓园及纳骨建筑设计

△ 贵州安顺棺材洞  @豆瓣

无论何种的安葬形式,都是在相应的文化土地上生长演化而来的,无一不体现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四、向死而生

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和中元等节日,我们都会追思亲人。当我们在悼念他们的同时,我们亦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喧嚣尘世中觅得一方宁静去思索生命的诞生与逝去的意义、探寻自我存在的本真与价值。

当我们认真地思考过死亡之后,不论结果如何,都像是勘测了人生的边界,察觉了人生的全景,明白从何处来,又该去往何处。由是,胸襟被打开,在未来的沉浮人世,将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参考文献:

[1] 李莹韩. 当代中国墓园及纳骨建筑设计[D].东南大学,2017.

[2] 袁胜文.棺椁制度的产生和演变述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94-101.

[3] 李骥. 基于吸引力提升的纳骨建筑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4] 贾若. 极少主义殡葬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17.

[5] 奚树祥.纳骨建筑的设计和展望[J].建筑学报,2008(02):78-83.

[6] 刘钊. 现代殡葬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7] 中国建筑学会. 建筑设计资料集 第6分册(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8] 韩国C3出版公社编.终结的建筑[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9]靳宝.关于北京大葆台汉墓墓葬布局的重新考察[J].北方文物,2016(03):32-36+69.



扫码关注

公众号:泛建筑学爱好者

  和你闲聊七七八八的建筑故事。





客官!在看一下呗~



返回
0.19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