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era.er no.019
“从小我喜欢画画是真的,但对设计的热衷应该是从大学开始。很庆幸在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度过了四年的设计学习生活。当时,教我们的是一大帮赫赫有名的老师,有靳埭强、王受之、韩然、刘小康、吴勇、孙俊良等等,他们让我真正明白了设计是怎么一回事,也燃起了我对设计的激情。毕业后,我在一家设计机构工作了三年,然后与好友创办香蕉设计,至今仍对设计充满热爱。”
本期对话著名设计师——林徐攀
深圳香蕉设计创始人&创意总监;
深圳平面设计协会会员;
Corel公司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
《一稿通过》系列丛书作者。
林徐攀1983年生于广东,2006年毕业于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2009年创建香蕉设计一直以来致力于前卫的视觉图形语言的研究与设计,专注于设计的差异化,以时尚、年轻的插画设计见长,设计作品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多次受邀讲座与作品展,曾获国内外设计奖项50余项。
商业服务客户包括:微软、Corel公司、斯巴鲁汽车、华润集团、OPPO、waterpik、华侨城等……
//////////
Q:请问你是怎么进入现在从事的这一职业的?
A:从小喜欢画画是真的,但对设计的热衷应该是从大学开始。很庆幸在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度过了四年的设计学习生活。当时,教我们的是一大帮赫赫有名的老师,有靳埭强、王受之、韩然、刘小康、吴勇、孙俊良等等,他们让我真正明白了设计是怎么一回事,燃起了对设计的激情。毕业后,我在一家设计机构工作了三年,2009年与好友创办香蕉设计,至今仍对设计充满热爱。
Q: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的?
A:创作其实就是思维逻辑的重构。刁难自己是自我提升与提高创作高度的惯用方法。在做设计时,我常常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例如,我会站在甲方、消费者、渠道商、合作商等各方的立场,去思考审视这个方案是否站得住脚。我也不会满足于一个目前被选中的方案,而是会不断探索其优化和迭代的可能性。
Q:创作低谷时,怎么调整自我?
A:思维枯竭时,我会让体力也枯竭一番,就是运动,跑步、打球。然后出去走走,看看新鲜的事物,让自己彻底再回归最初的起点,重头再梳理一次,总能发现些新灵感。在我看来灵感是一种发现,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我觉得做任何事,都对设计有帮助,只要你认真观察、体验。
Q:请分享一下开始一个新项目时您的思维方式或流程。
A: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总的来说,我们一般会首先深度了解客户的需求,把每个需求点可挖掘的素材梳理出来,再结合客户自身的优势去筛选能进行深度创作的基因。
Q:你认为设计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A: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还是那句话,我觉得做任何事,都对设计有帮助,只要你认真观察、体验。哪怕你在做饭、洗澡、吃美食、看电影哈哈哈~,生活中会有很多关于体验的思考,做设计的人对生活的思考,细节的观察应该是全面的。
Q:怎么看待设计和费用的关系?
A:收人钱财,替人设计,天经地义哈哈哈~~。
Q:有没有对你的设计理念影响非常大的人或事?
A:靳埭强,我的恩师。记得在做毕业创作的时候,他让我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方案的好与坏并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靳老师让我们学会去琢磨和思考一个好的方案是否存在缺陷,一个不好的方案又如何能变废为宝。一切皆有可能。
Q:到目前为止,你最喜欢自己的哪个作品?为什么?
A:最喜欢倒是没有,但最难忘的应该是微软的兔年和龙年限量珍藏版鼠标设计。倒不是说这个设计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做这个设计案的时候,香蕉刚创业没多久,那时我们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都非常用心,创作状态非常棒。这个案例提醒着我们永远勿忘初心,当然,也让我们不再紧张客户问我们“做过最大的客户是谁”了。
Q:如何获得最新的行业相关知识?
A: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其实应该反过来思考如何拒绝无用知识。
Q:怎样才能称为好的设计师?
A:首先,设计师要有勇气打破任何常规,如果连设计师都不去尝试,还有谁会去尝试呢?创作的欲望是成就一个设计师必备的基因,但值得警惕的是 ,很多时候,并非是设计师没能力去创新,而是甘于被锁在框框条条里,这是最可惜的。
另外,合格的设计师应该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设计能力、鉴赏能力、运营能力等都要兼备。若单从提升品味的角度来讲,生活体验非常重要,要适当花钱让自己去体验世界、去品味、去感受各种各样的生活。
Q:对于《一稿通过》这一系列书的写作的感受和出发点是?
A:一稿通过,是最让设计师开心与激动的事情。这是设计师能力和效率的体现,是设计价值的最大化,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方向。
道理谁都懂,但在实际情况下,面对千变万化的客户需求,做到一稿通过需要非常强的综合能力,而能力的积累,需要长年累月的实战历练。
刚入门时,设计师普遍觉得甲方的选择都是最难看的。我们抱怨甲方没深度、痛斥甲方鉴赏能力低…… 但其实,甲方才是最了解自己文化的人,人家企业人多发展得还那么好,一定是有过人之处,只不过术业有专攻,如果甲方鉴赏能力高于设计师,就不需要花钱另请了。
自成立以来,香蕉设计见过形形色色的企业,做过数不清的项目,经历过各种惨痛的案子。这些挫折让我们的设计水平得以稳步提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实现蜕变,我们的创作逻辑越来越能一击即中客户的核心需求。所以,我们有了越来越频繁的“一稿通过”。
在这里,我们通过分析多年来一稿通过的案例,去挖掘这些看似完全不同的案例获得成功的共同点,从设计的角度去看待它们,为大家总结一些经过实战验证的经验方法。从此不再担忧提案时客户的反应。
毕竟,设计不能只靠灵感,这个风险太大了。
Q:送给读者朋友们的话是?
A:我们已经在密谋下一本书啦~精彩剧情会陆续透露。
作品欣赏
《一稿通过——品牌设计·给设计师的经验谈(全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