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该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体育公园。它旨在为新建成的公园提供配套设施,包括健身中心,室内综合球馆和休息站等建筑。在如此人口密集的城市中,运体育公园是很难得的城市绿洲。遵循生态标准,它拥有开放的草坪和流线型的人行道以及简单流动的景观,原生态绿植被最大限度的保留下来。

连续的伞状结构组合而成的内部空间

伞状结构庇护下的开放空间
设计理念
场馆建筑往往呈现出被用作大型地标的形象,但是公园内的项目过于完整封闭,与公园的开放状态格格不入。

孩子在伞状灰空间下玩耍

面朝公园一侧开放的空间

沿河一侧的开放空间
该设计过程延续了体育公园生态、开放和景观化的特征,以确保建筑与公园之间的灵活连接。为了确保完美的空间,消解建筑体量,并模糊自然与建筑的边界。建筑将与自然融为一体,并且将成为景观本身的一部分。设计理念以生态、景观、开放为核心,以伞状结构作为建筑的基本单元。

融于体育公园的健身中心

图案形式鲜明的健身中心屋顶
单个伞状单元的形态鲜明,偏景观化;圆形顶棚下的底部空间开放自由,且与环境完美融合。多个伞状单元相连接,形成一个连续而又独特的内部空间。

健身中心夜景

从河边远望健身中心
根据功能要求,伞状单元可以用作景观结构或提供较大空间的功能性建筑,并且可以适应公园的环境。在设计中,选择了与公园主要树种尺度接近,半径约为5米,高度约为9米的伞作为基本单元,然后根据功能需求将它们组合起来以创建所需的运动场馆类型。

远望健身中心东侧

跑道穿过健身中心

健身中心屋顶跑道
健身中心
健身中心占地面积约3800平方米,由49个包裹着白色GRC及灰白色铝板的伞状单元构成。轻盈通透的场馆开放自由,其公园的广场和人行道的景观提升了吸引力。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自由穿行。

连通地面与屋顶的螺旋跑道

从螺旋楼梯回看健身中心大厅
该建筑使用了三个直径为20米的大型伞状单元,以提升建筑的标识度。其中一把伞被用作连接地面和屋顶的螺旋楼梯。人们可以通过螺旋楼梯通往屋顶的环形跑道。他们可以俯瞰公园,观赏景观,获得一种漂浮于公园之上的全新体验。

从底层开放空间看屋顶跑道

玻璃顶中心的灯
综合室内球馆
室内场馆面积约4100平方米,由10个基本伞状单元和一个矩形场馆组成。根据室内网球场对大空间无柱的要求,场地主体采用空间网架结构。在与主入口同侧的建筑面对公园中心景观的一侧,设计了10个伞状单元作为贯穿景观和场地的缓冲空间,这使得场馆与建筑灵活的过渡。这片“林”也为球馆的室外活动提供了庇护。

健身中心大厅

健身中心灰空间夜景
为了消解大型场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我们在建筑表皮选用了高反射率的阳极氧化铝板。因此,建筑不再是焦点,而是自然的延伸,与环境融为一体。

消隐在自然中的网球馆体量

阳极氧化铝板将网球馆变成了自然的延续

网球馆与公园交接处伞状柱廊形成的灰空间
结论
体育场馆与伞状单元相结合,逐步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体育公园的生态、开放、景观等重要元素。我们希望建筑在这里消失,使这片“林”与自然森林融为一体,为前来健身的人们带来独特而难忘的体验。

公园与网球馆通过灰空间柔性连接

嵌入自然中的GRC树林

概念生成

一层平面


屋顶平面

立面图

剖面图

多维度复合的空间

大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