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发现时代设计师 成立于2018年  

d.e.r专访|对话吴钢:平常的建筑


DANGEROUS
危险的
ENTHUSIASTIC
狂热的
REAL

真实的




×

·
吴钢


吴钢,维思平建筑设计创始人之一、董事总经理、主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德国卡尔斯鲁大学建筑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亚洲建筑师协会会员。

吴钢先生于1996年在德国慕尼黑创立的维思平(WSP   ARCHITECTS)是一家以创新为导向的国际化建筑设计机构。在他的带领下,维思平在全球超过40个城市已建成超过300项建筑精品,以“专业优势、非凡创造力,先锋设计理念”获得了公众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荣获包括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欧洲杰出建筑师论坛LEAF绿叶奖、WA中国建筑奖、WAF世界建筑节、美国芝加哥国际建筑奖在内的60余项国内外建筑大奖。




对话吴钢:

平常的建筑



“选择做设计师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是一件蛮奢侈的事。大家会觉得蛮奇怪的,建筑设计是干什么的?一直到最近我母亲还在问我,你到底在做什么?设计是干什么的?所以可以想见当年设计还是非常冷门的专业,园林设计更是这样,大家并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去做什么。比较难忘的事情有很多,我觉得最难忘的应该是第一次跟着老师在学校里看苏州的园林,才知道我们中国的建筑,中国的园林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是这样的有底蕴。”



01
d.e.r:您是如何定义自己的?
吴钢:那就用哈姆雷特的那句话说,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去?我出生在黄山,在山清水秀的徽州文化中长大,我自己很认可我的“来处”,也对徽州有很深的感情。

徽州给我的影响就是认识到一个平常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或者说一个生活的态度,以及生活所应该发生的场景空间,最原始的样子。这也引发出了我自己的建筑理论,我们要做一个平常的建筑。我想这是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给我留下的一个烙印和影响。


我是谁?现在在中国做建筑设计,参与到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更新的浪潮之中,我觉得这个身份我也是很认可的,也非常幸运可以参与到这样的工作中。其他的身份很多了,是一个父亲,是一个丈夫,是企业的领头人,也在大学里教书,是多所大学的教授,当然最核心的身份是设计师。


到哪去?有一句说要活在当下,对吧?所以对于未来,我的定义并不肯定,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定义说,我未来一定要怎么样,但是我相信我还是会不断的去思考,怎么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的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打造的更好。这是我对未来工作的设想。

02
d.e.r:维思平又是什么样的?
吴钢:维思平一直是我们中国建设的核心领域,在主流的领域里做创作,其中包括人居,产业地产、企业总部,它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核心,生物医药和高科技是我们比较深入的一个领域。



所以从维思平来讲,我们会在这些领域中更彻底和更深度的去思考,怎么给人居空间、产业空间,以及企业空间提供更好的,更高质量的产品和空间。


上海国际汽车城

百度总部

杭州东部创智天地


郑州生物医药园



03
d.e.r:维思平的可持续理念?
吴钢:我们有一个口号叫可持续的平常。因此我们也提倡一种“低技高效”的建筑科技的观点,希望建筑不仅仅是高效率的生态的,同时我们也提倡用低技来实现。我们也有一些很高科技的建筑,但用了很多节能环保技术去建设,例如金茂府系列的项目。同时我们也有一些用低技术的项目,使得建筑非常节能环保且可持续运营。比如说杭州的支付宝大厦,南京的长发中心,还有在苏州的生物纳米园,都用了非常低技的方法。比如让建筑的径深尽量的窄,能够自然的通风采光,运用一些良好的遮阳设施,让建筑能够自然的把能耗降下来。

我们打造的当代万国府系列,采取了地缘热泵的建筑技术,使建筑降低能耗。同时我们认为应该学习一些中国传统建筑的方法,比如通过建筑格局的设置,像一些院落式的建筑,使得能耗变得更低,空间的效率也应用的更高。

杭州支付宝大厦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


南京长发中心

04
d.e.r: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在疫情期间作为方舱医院的地点之一,您认为作为紧急转移的空间,必备的设计元素是什么?

吴钢:光谷会展中心是维思平的作品,在今年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多奖项。这次被用作方舱医院,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自己也做了很多的观察调研。其实对于应急的建筑来讲,它的使用条件是很综合复杂的。比如说如何防止交叉感染,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还有就是如何在人流聚集的时候做到快速的疏散。为什么会用一个会展中心作为方舱医院?核心的原因就是会展中心的疏散设施做的相当好,疏散设施包括防火,疏散通道,当有大量人流在这聚集的时候,具备合格的空调新风系统。所以会展中心被征用为方舱医院,也是非常合适的一个场所,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的建筑,它的功能是可以被多样化的使用的。


光谷科技会展中心

关于应急的建筑,我们在所有针对新冠肺炎的应急医院,和售楼场所中也观察到一些内容。我们需要集中式的,防止疫情,防止危机的一些场所。例如医院,需要快速的建造,要符合紧急建筑的需求。但其实住宅也是应急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平常的建筑,像办公场所以及居住场所,如何应急的状态下使用和应用,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疫情期间用作方舱医院的会展中心



05
d.e.r:您对疫情前后的感受?
吴钢:其实经过疫情,我们大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的,待在一个室内的空间,我们全中国这么多人同时去感受家的气氛,感受家作为一个空间的存在,这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人们对于家里空间的大小、活动是否受局限,在家里面能做什么,与家人长时间的近距离接触等等有了更深的体会。在疫情之后,大家对于建筑,对于城市,对于我们的家,作为一个空间产品,我相信大家开始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认识。

疫情之后我认为中国的地产或者是中国的建设会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时代,大家对于生活本身的品质,对于空间的品质,会开始有更高的追求。

06
d.e.r:未来的建筑应该怎样符合人居的需要?
吴钢:我们觉得建筑的结构,不仅仅是指它的结构,而是它的空间结构,空间关系,以及建筑之间相互的组合是什么样的。在这一点上,应该更多的向我们中国的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以及江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学习,注重建筑真正和人,和地域特点的相关联。而不只是作为一个工作和居住的机器来设计。

北京广渠金茂府

当代万国府


07
d.e.r:未来的智能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探索是怎样的?
吴钢:智能化已经进入到建筑的方方面面了,建筑智能化、智能化的家居,甚至整个建造过程的智能化、整个建筑的项目管理的智能化,已经非常普及了。BIM的应用不仅使得所有建筑设计图纸被整合起来,也使得建造的过程被整合起来,深深的影响到未来运营过程中不同的空间,不同设施的整合。
 
所以建筑的智能已经进入到建筑空间创造的各个层面了。维思平也在使用智能化的设计,来使得我们整个创作的过程变得更加的数据化,更加智能化。比如在大批量的人居建设当中,我们会用智能化进行一些强排和方案优选的工作。在项目的立面设计中,我们也会应用一些AI的手段。甚至我们以后会把建筑的立面进行模块化,模块化以后,更深入的来做建筑的智能化应用。

08
d.e.r:未来设计品牌的生态将是怎样的?
吴钢:设计师在越来越多样化的同时,其实整个建筑创造的生态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既有大型的监视者,同时也有小型的,有特点的城市在更新,不同的项目也变得非常的多极化多样化。建筑的细部能够做到对人的体察入微,需要设计师的创造力,需要整个产业链当中运营者、投资者、建设者和设计者的共同的奉献。这样的多样化,我认为不是单一的角色能够做得到的。
 
这个生态其实可以用雨林来形容,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后现代社会,而中国人的性格我认为是更合适后现代社会的,不是那么机器化和单向化,它的目标是多元的,状态也是多元的,有点类似于一个雨林。雨林里没有单独的王,它是由一群不同的,大大小小的生物,组成的生态。


所以我在想未来的设计师,在建筑的领域里也会是一个雨林生态,会更多的追求平衡,追求多样化,追求多维度的优化生态,更适合于我们中国的理念,我们从孔子的时代就推崇中庸的思想,我相信以后会是一个更加雨林化的生态。


维思平的设计理念更合适于现在这样一个后现代的时代。现在进入后现代时代,我认为大家追求的是质量和舒适,也就是维思平一直倡导的平常的建筑,可持续的建筑,这是维思平一贯的主张。在我们的理念当中,所有的建筑空间都是为人的,我们是一家设计为人的企业,不仅是为最终的使用者,也为我们自己的员工服务,这是我们一个比较核心的理念。


设计为人,这不是一句口号,也是我自己坚持和奉行的一个原则,如果设计已经脱离了我们生存的环境,脱离了人,我就觉得非常不开心了。所以我们的理想是要真正的为人做设计,再进一步就是创造真正适合中国人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这是我们的理想。


我觉得设计是很有创造力的一件事情,这也是我愿意做设计的核心原因。我觉得去打造一个美好的空间,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意思,有创造力的事。这件事情我相信我能够做到老。


主编:Josie
采访人:新浪、WSP张东、d.e.r
统筹:岸一
拍摄:d.e.r媒体部
视频:田宁、家庆
实录校对:Josie、岸一
宣传:春阳






d.e.r视频专访下期预告:


“高品质的建筑,应该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温群|aoe事建组创始人




联合发起
 

 

合作媒体


der将围绕九大设计专业
展开每周至少一期的持续专访报道
若您也有一个
危险的、狂热的、真实的自己
带着您与您的品牌加入这场der的发声
请联络时机时机d.e.r媒体部
email:shiji@shijishiji.cn
wechat:shiji-helper
tel:010-57354400



设计师都在用的智能实用APP






相关推荐
返回
0.06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