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DerZug
微信公众号:DerZug
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屋顶群是奥地利巴洛克时代木构建造技术成熟的案例。维也纳理工大学提供以其作为研究对象的“建造物测绘与建造物研究”课程给学生参与。本文尝试以笔者所参与的测绘课程为例,管窥维也纳理工大学乃至德语区建筑高校在此类课程上的教学方法。
关于Bauforschung学科的定义、方法、运用领域的更多信息,请读者参见DerZug Vol.1中《Bauforschung:历史建筑研究/建筑考古学》一文,或移步DerZug公号前文《一篇关于Bauforschung学科的读书笔记》。
位于维也纳内城区南侧、经历近800年历史的霍夫堡皇宫作为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君主的宫殿(注:由于是皇家居所,霍夫堡建筑群的屋顶木构从设计、选料一直到开榫都较为讲究,故成为研究中欧木构的重要案例。),既在奥地利政治版图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又是一组见证维也纳城市格局变迁的重要建筑群。从巴洛克时代开始,霍夫堡皇宫就已留下较为详细的测绘记录,并且保存下大量历史文献。近年来,“霍夫堡皇宫木构屋顶研究”(Die Dachwerke der Hofburg)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急需进行深入的测绘。
“建造测绘与建造研究”课程海报
笔者于2013年在维也纳理工大学学习时有幸参与了本次测绘实践,期间也初步认识“建造物测绘与建造物研究”(Bauaufnahme und Bauforschung)这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指导得到多方支持,组成霍夫堡皇宫木构屋顶研究计划的主体团队同时也是指导本次测绘实践的团队,共包括以下机构:维也纳理工大学建筑与空间规划学院“建造物历史与建造物研究”研究室(Fachgebiet Baugeschichte und Bauforschung)、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研究所(Institut für Mechanik der Werkstoffe und Strukturen),奥地利联邦古迹保护部(Bundesdenkmalamt),奥地利国家科学院(Ö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维也纳农业大学(Universität für Bodenkultur Wien)林木研究所等。在此当中,“建造物历史与建造物研究”研究室开设本次测绘课程,并扮演组织策划及联系各方的角色,是整个研究团队的核心。联合团队带来更为开阔的学科视野以及更为多样的研究手段。比如,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研究所负责建立木构屋顶的结构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联邦古迹保护部提供霍夫堡内部历史文献材料,维也纳农业大学提供关于树轮年代学方面的技术鉴定,等等。七次课程讲座由来自各机构的研究员分别开设,与课学生有机会直接请教各学科的研究者。通过明确的学科分工,研究团队的内部讨论涉及到开阔的话题,从结构体系、木材属性、匠作谱系等一直到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等层面。
选课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屋顶。本人所在的小组被分配到测绘利奥波德侧翼的屋顶。它于利奥波德一世(1640-1705)在位期间扩建出雏形,最初为双人字坡屋顶,后于19世纪初期增建中部屋顶,形成现存的单人字坡屋顶形式(注:一些17世纪末的历史绘画反映当时的利奥波德侧翼为双人字坡顶。从实物上看,现场双人字坡屋架内侧“弦椽”(Sparren)上有铁钉痕迹,据此判断原先曾钉有挂瓦条,后增建中部屋顶时被取走。借用树轮年代学的分析结果,中部屋顶的木料年代为19世纪前期。据上可整理该屋顶的建造顺序。)。在前人资料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今年的测绘为当下的研究提供最新的第一手材料。
霍夫堡皇宫平面,红线范围内为利奥波德侧翼
1835年前后利奥波德侧翼的测绘横向剖面
2013年利奥波德侧翼的测绘横向剖面
以下本文将从课程教学目的设置、测绘手段、术语翻译、结点记录、建造过程推测等方面展开对本次测绘实践全过程的介绍。
1. 从学科视野到课程目的
“建造物研究”(Bauforschung/ building research)这个德语术语由学者阿尔明·冯·格尔康(Arminvon Gerkan)于1924年首次使用。通过使用该词,格尔康首度在一战后呼吁建筑师们采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展开调研。晚近,在论文合集《“建造物研究”:论知识的重构》(Bauforschung: Zur Rekonstruktion des Wissens)一书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的乌塔·哈什勒(Uta Hassler)教授在题名为《论“建造物研究”的综合技术传统》(Zur polytechnischen Tradition der Bauforschung)的文章里开篇即解释“建造物研究”该词:
通过分析与解释历史上的手工艺品、已建成的结构体以及文献资料,“建造物研究”(或译“建造考古学”)从文化技术、制作流程、语境一直到知识自身的能动性来重建对历史的认知。在此广义的理解中,“建造物研究”包含了对建造与结构知识的探索与发展。它既“分析文本”,也“分析元文本”。
“建造物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建成物身上,但也关注不同的建造知识特别是“被科学化的知识”的能动性。学科认知兴趣以及“人造物的既存资料”的转变带来新的研究问题。对用于阐释以及寻找最优解的模型所进行的修正与调整反过来影响了科学,包括它的概念、方法与目的。
哈什勒教授同时指出“建造物研究”的核心关注问题在于:
1.(在过往、当下及未来的语境中)对建造流程的理解;
2. 理解并发展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3. 阐释并探寻建筑学的历史原境;
4. 最后,理解建造知识的能动性及形式、“连接传统的走廊”以及这些知识其本身如何储存。
在很多学者看来,“建造物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建成物自身。在这个意义上,“建造物研究”可以说是对建筑史史料的批判。有学者甚至直言“建造物研究就是田野调研”,言下之意它的方法属于考古学调研的方法,严格来讲属于考古学的田野调研。由于不具有自身特有的研究对象与问题,“建造物研究”更倾向是一种方法而非一门新学科,处于建筑史学与考古学的交汇。
如今,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等主要德语国家及地区开办有建筑学类专业的高校中,大多会在建筑学院的教学分支下设有名为“建造物历史”、“建造物研究”或者与之相关的研究所。很多时候这类研究所与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保护理论与法规条文规程等多个研究领域有关联。这在维也纳理工大学也不例外。在前面提及的霍夫堡皇宫研究团队中,维也纳理工大学“建造物历史与建造物研究”研究室的研究工作也成为学科的交汇点。因此从广义上说,该研究室开设的测绘实践课程从一开始就带有跨学科的色彩。
2. 测绘手段与研究方法
测绘伊始,需讲授测绘手段。课程讲座首先介绍,当下常见的测绘手段可分为:肉眼直接观察与亲手触摸、皮尺测量、相机记录、手持激光测距仪、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俗称“点云”)、摄影测量辅助三维建模等手段(注:德语区“建造物测绘”课程的基本测绘手段在诸如柏林理工大学Johannes Cramer教授编写的《建造物测绘手册:测量与检验》(Handbuchder Bauaufnahme: Aufmaß und Befund)此类书籍中均有介绍)。本次测绘实践采取手工测量配合全站仪测量的方式,既利用仪器测量快速获取整体数据,又依靠手工测量能作精细记录的优势补充细节。在手工测量层面上,需记录构件的结点开榫方式及尺寸,观察构件的木纹走向后做统计以供后续对木材加工方式的研究,并尝试寻找木构件上的改易痕迹。结点细节只有当拨开木构件上厚厚的积灰后方能呈现眼前,故在仪器之外,肉眼观测与手摸检查是最能锻炼学生身手能力的手段。在现场除绘制平、立、剖等草图外,学生常在观察构造结点的同时作一些透视或轴测的速写,以便在进入动手触摸结点的环节前加深总体认识。
利奥波德屋顶横向剖面与纵向剖面草图
结点透视草图
与东亚古匠人在木头上弹墨线的行为类似,旧时中欧的木匠常使用一类用刀具刻划在木头上的特殊“木工标记”(Abbundzeichen / carpenters’ marks)来统计构件的数量或者区分安装先后顺序。当中,罗马数字、三角形等符号是其最常见的形式。通常,不同类型的“木工标记”表征不同的施工队伍,他们可能从属于不同谱系的匠作团体(注:不同的匠作群体可能使用不同的“木工标记”,但同一群体内的不同队伍在负责同一项工程时也可能使用不同的“木工标记”,在利奥波德侧翼屋顶内就是如此。猜测与施工问责有关,尚待下一步研究。)。在任课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将整理利奥波德侧翼屋顶木构中的“木工标记”作为测绘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大有助于梳理屋顶的建造顺序。
树轮年代学(Dendrochronologie)作为欧洲木构研究常用的断代手段,由于经历多年的技术更新,已能将待测对象精确至某一年。研究者使用一种名为“生长锥”的取样工具,自树皮沿径向刺入木心,可获得一段完整的树轮样本。通过将样本与平均值进行对比,该方法能推测木材的砍伐年代,从而为“建造物研究”提供精确的年代先后依据。在本次测绘中,维也纳农业大学的林木研究所为我们提供了年代鉴定表,表上列明利奥波德侧翼屋顶内约70多处木构件的年代测定结果。我们将此份分析结果与历史文献所记载的不同建造年代对比起来阅读,以求达到“实物”与“纸上”的批判互证。此外,鉴于从同一根原木里加工出的构件分布于自心材往边材的不同区域上,故借助树轮年代学甚至可以辅助判断如何将自然状态的原木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构件。
3. 翻译及理解木构术语
从课堂来到现场,学生测绘时相互间的沟通必然涉及如何称呼某根构件,于是了解木构术语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整理与理解术语是展开学科研究的基础工作,同时,对于同一学科在不同语区之间的引介,术语的翻译需先行且很关键。利奥波德侧翼的测绘小组由母语非德语的外籍学生组成。于是,相比起其它奥籍学生的小组,本小组按照任课教授的指示,开展了一项特殊的工作——尝试英译部分德语木构术语。
2012年由学者路兹·福尔玛(Lutz Volmer)与沃尔夫·齐门曼(Wolf Zimmermann)编撰出版的《史前及史上木构房屋专业术语集》(Glossary of prehistoric and historic timber buildings)一书,以英、德、法、荷等九门欧洲主要语言通译欧洲木构的基本术语。作者在前言里指出,技术用语在不同语区里存在各自独立发展的现象。对于木构房屋研究来说,许多词语都不适合做国际层面的比较,因为在欧洲语境中它们常常只是在某个地区被使用,跨语区对比术语会发现殊相远多于共相。换言之,统一不同语区间木构术语的工作既复杂又艰难,为完成对译常常需要新造词汇。
木工标记
树轮年代学分析方法示例
通过参考已有的中欧木构研究成果,我们小组完成了一份利奥波德侧翼屋顶木构件的德英术语对译图,笔者后来再添加上初译后的中文术语。转换语言有助于对比不同语区乃至不同文化区的建造体系。另外,德语本身规整的构词方式亦非常有助于理解构件加工或者结构体系当中的一些问题,试举三例如下。
利奥波德侧翼屋顶构件的德英汉三语对照图
初涉翻译时我们即面临结构体系的差异。比说,利奥波德侧翼屋架结构最外侧用于承载挂瓦条的是一类在德语中称作Sparren的构件,一般译法将其译作英语rafter,即中文语境下东亚木构中的“椽”。然而该译法值得商榷,因为从受力方式上看中欧木构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沿Sparren斜向传力的“椽弦造”(Sparrendach / spar roof)(注:在中国古代营建中,“造”多用于表示结构体系及具体做法,故本文与结构及结点做法相关的德语术语均考虑以“造”译出。),另一类是垂直传力的“椽檩造”(Pfettendach / purlin roof)。德语的Sparren属于前一体系,而英语的rafter实际多存在后者中,故以rafter翻译Sparren会带来对结构体系的理解混乱(注:维也纳理工大学KlausZwerger教授在其著作《木与木结点》(Wood and Wood Joints)中将德语Sparren对译成英语spar,本文暂且参考此译法,尚待深究。)。
“椽弦造”与“椽檩造”的传力示意图
“主榀架”(见图中涂黄的构件)与“次榀架”(见图中涂红的构件)
方才提到的“椽弦造”或“椽檩造”均为屋架的结构形式,当在德语词Gespärre加上voll、leer、lehr等前缀后,我们会获得一组表征相似概念的屋架术语。欧洲大型木构屋顶通常沿纵向都较长,比如教堂中殿(Kirchenschiff / nave)上的屋顶。按建造惯例,一个长向屋顶由相继出现的“主榀架”(Vollgespärre / primary principal)以及它们之间重复出现的“次榀架”(Leergespärre / secondary principal)构成(注:以利奥波德侧翼屋顶为代表的中欧木构与中国南方穿斗木构存在可对比之处,比如沿长方向重复出现若干榀屋架,施工时常在地面拼装好每一榀然后拉起,沿长方向上的构件均起维系作用,等等。)。“主榀架”包含了横向上维持结构稳定的全部构件,比如主要用于抵抗侧向风压的“内架斜撑”(Kopfband / top brace)。“次榀架”只是在“主榀架”的基础上减少构件。加工伊始,木匠会遵照设计图制作出一榀完整的“模板榀架”(Lehrgespärre / model principal),将其平放地上(注:可认为“模板榀架”是一榀特殊的“主榀架”,主要用于辅助开榫。工匠将尺寸已加工好的木料拿到“模板榀架”上比对,可快速确定开榫位置并量出尺寸、角度等。)。顾名思义,往下加工每一榀“主榀架”与“次榀架”均以之作为参照。假如设定木材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遇到不可忽略的外界因素(例如温湿变化)而发生胀缩变形,那么,“模板榀架”的存在有利于克服此类问题。较之于在地面上以等比例放样绘制剖面来加工每一榀架的做法,“模板榀架“犹如一把可伸缩的木尺,能保证以相同标准从第一榀加工到最后一榀,从而避免在两榀之间出现诸如开榫部位对应不上的情况。
工匠们利用平铺于地面上的“模板榀架”来加工构件
当我们小组初步翻译完单个构件的术语后,任课教授指导我们将若干个构件联系起来作为整体去寻找规律。单取一榀“主榀架”,会发现利奥波德侧翼的双人字坡屋架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类似一个典型“椽弦造”的屋架,内层的构件则大多在构词上带有Stuhl,比如“内架斜柱”(Stuhlsäule)、“内架逗檩”(Stuhlrähm)、“内架逗槛”(Stuhlschwelle)等(注:中国南方穿斗式木构先用沿进深方向上的穿枋维系柱子形成整体的一榀,然后用沿开间方向上的斗枋(“斗”音dòu,或作逗枋)将各榀斗成整体。相似地,利奥波德侧翼屋架中的Rähm、Schwelle等位于纵向上的构件同样发挥将各“主榀架”斗起来的功能,故将其译作“逗檩”、“逗枋”等。)。Stuhl在德语中为“板凳”之意,暗示出相关的内层构件组成一个如同板凳般自身稳固的整体。任课教授指出,此比喻反映出内架实际上承担着加强外架结构的作用。他并告诉我们,据当下欧洲木构的研究,从年代先后来看,与利奥波德侧翼相似的屋架结构大致存在着一个由“直向内架”(stehend Stuhl)发展到“斜向内架”(liegend Stuhl)的过程(注:Stuhl所指代的这个内层结构,暂且以“内架”译之。)。“直向内架”其实属于一简单的“椽檩造”,虽起加固“椽弦造”外架之作用,但自身尚欠乏稳固。由此演变而成的“斜向内架”既带有“椽檩造”之特征,并且其改善后的构件组合方式亦使自身更趋稳固。从结构角度上看,可认为利奥波德侧翼的木构屋架混合了“椽弦造”与“椽檩造”。
“直向内架”与“斜向内架”(见图中涂红的构件)
翻译术语辅助我们弄明白受力方式乃至结构体系。接下来,对木构结点的记录让我们逐渐深入到对其构造作用的分析与理解里去。
4. 记录结点形式并分析构造作用
课程讲座中有一堂专门讲结点搭接,它是木构技术中的重点与难点。结点维系处于各位置、承担不同结构作用的构件,开榫方式首先要考虑如何优化其受力性能。尽量减少对同一根构件多处开榫,并且开榫尺寸应在保证传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小。此外,木材具有随周边环境温、湿状态而胀缩的特性,无论甫经砍伐,抑或久晾后赴建,此特性均保留,仅程度有别。因此,尽管结点扣接紧密有利于力流传递,但木匠仍需在开榫时考虑胀缩而保留余地。
在本次测绘课程中,我们所绘制的木构结点分解图,总体上说分两类:一类是电脑绘制的、仅含抽象线条的分解图,它经过测绘者的筛选,集中反映构件名称或者尺度;另一类是徒手绘制的、表现木材纹理的分解图,测绘者通过它而尝试在纸上写实地再现构件原貌,辅助进入结点细节。
利奥波德侧翼的木构屋顶在结点上包含了中欧木构最为常见的四种类型,分别为:“斜嵌榫造”、“对嵌榫造”、“浅嵌榫造”和“枘凿榫造”(注:英文中joint指具体的某个结点,joinery可指一类结点乃至一类做法。此处译词“榫造”表示的是一类开榫做法而非仅指结点自身,即对应这英文的joinery。)(见下表)。
利奥波德侧翼木构屋顶结点类型统计
在上述结点中,多使用木钉或木销加固构件间的联系。利奥波德侧翼屋顶的主要结构使用木质较疏的云杉与冷杉,而木钉则一律使用质密的橡木,旨在获得较大的硬度(注:维也纳周边区域生长着大量杉木,部分橡木。杉木是一种速成材,成材期4-6年,木质纤维疏松,因其量大所以成为维也纳木构主要木材来源。橡木为慢生材,成材期50年以上,属硬木。橡木砍伐后常常需要晾晒一年左右才投入加工及使用。)。我们通过手工触摸及检查来记录带木钉结点的详情,发现常常当构件都已损坏时木钉尚且完好无恙。
手工检查及记录结点
“下逗槛”上表面的开榫细节
欧洲木构中大量存在的斜向构件导致大量斜面榫的出现。斜面榫的榫头或卯口涉及构件间的角度,需处理很多斜线,前面提及的使用“模板榀架”就是辅助加工的手段之一。有趣的是,在“斜嵌榫造”以及“枘凿榫造”里,木匠在加工结点的过程中会遵循某种所谓的“阴角避锐”原则。比如,见上图,在“下逗槛”上通过“枘凿榫造”与“拒风斜撑”相接的卯口内,木匠将其左内侧面加工成与“拒风斜撑”同斜度的斜线,而垂直横木表面加工出该卯口的右内侧面,从而避免卯口内产生锐角。我们推测,木匠采用此法可省去阴角加工时的费时费劲。
结点做法的纷繁多样激起我们梳理当中规律的兴趣。当我们试图以理论化的思考来梳理经验化的技术现象时,不由自主联想到一个问题:古时匠人在何种程度上享有设计(注:匠人的设计与建筑师的设计是两类事情。比起后者,前者不一定需要图纸,甚至从未受过绘图训练。如何从脑中的思维转变到手上的动作、经验在此发挥多大作用等,是讨论匠人设计的几个切入点。)的自由度?某类做法的普遍惯例化必然导致匠人设计自由度的降低,这就好比一句话:“何必多想,照老规矩即可”。当我们小组向任课教授请教木构建筑中的“设计性”问题时,他指出,讨论并推测建造流程是理解匠人“设计问题”的重要途径。由此我们进入下一环节。
5. 推测原初的建造过程
技术史研究经常面对大量杂多、零碎的技术现象。木材的砍伐、加工、组装等技术作为木匠群体经验积累的结果,经历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当下的研究者只能“以今推古”,从此角度出发,如何提取关键技术成为将经验现象理论化这个过程中的重点。我们首先尝试通过切分建造步骤来初步梳理整套建造流程。任课教授提醒我们,过于繁琐的步骤切分会导致该研究流于空泛。他认为某些构件之间的搭建顺序即便颠倒亦不影响施工乃至木料的开榫形式,所以,需要选取关键构件的搭建时刻作为划分步骤的节点。
与对木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不同,推测建造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分析,这意味着需以动态眼光看待开榫形式。在本次测绘研究中,我们小组尝试将结点记录与建造过程复原结合。撇开利奥波德侧翼屋顶在19世纪的后增部分,我们将年代最早的双人字坡顶作为研究对象,它最集中地反映该屋顶木构的设计意图。如下表所示,主要的建造流程被拆分成八步,每一步完成不同关键构件的搭接。
我们认为,以利奥波德侧翼屋顶为代表的此类中欧木构,与中国南方穿斗式木构有若干可作对比的地方,比如说建造流程。假如以横向与纵向这两大维度来区分构件位置,穿斗木构一般会先以横向上的穿枋拉结柱子从而完成每一榀,再以纵向上的斗枋完成两榀之间的串接。然本案例与此不同。根据结点开榫形式,我们推测利奥波德侧翼屋顶的横向构件与纵向构件交替互搭(从表二中的1、4、5、6等步骤)。建造时两大方向的构件交替互搭并配合带木钉的结点形式,有利于建成后屋架的整体稳定。
虽然我们在表二的流程研究中只选取两个“主榀架”之间的构件进行分析,但绝不代表实际操作里每榀“主榀架”施工完毕才进入下一榀。我们推测,属于外架部分的“系梁”、“下弦”、“上弦”等构件很可能一次全部铺设完成,工匠再施余下构件。且让我们称从“系梁”到“下弦”的空间为该屋顶的首层,“下弦”到“上弦”的为二层,“上弦”以上的为三层。那么,一次性铺设完毕的“下弦”或“上弦”将成为工匠们的施工平台,也就是说,已铺好的构件将成为下一步建造时的脚手架(注:将已安装好的构件作为下一步施工的脚手架,这种行为有可能是被设计过的。比如在一个“椽弦造”屋顶中,如果设计木构屋架的剖面时就考虑人体尺度来控制那几层“弦”的位置,不难实现此法。猜测,待深究。)。这种建造逻辑一石二鸟,既缩短工时,又节省搭脚手架的材料。
结点类型决定构件必须按某个顺序方可装入。比如说,从结点形式来看,“拒风斜撑”与“下逗槛”交接处采用“枘凿榫造”,而与“下逗枋”、“内架逗檩”交接处均采用“对嵌榫造”。只有当沿纵向的三类构件“下逗槛”(Fußschwelle / lower sill beam)、“下逗枋”(Brustriegel / chest collar)、“内架逗檩”(Stuhlrähm / collarpurlin)自下往上依次安装完毕后,“拒风斜撑”(Windverband / wind brace)才能安装进去(注:之所以提到这个加工顺序,是因为在利奥波德侧翼旁边的霍夫堡小礼拜堂(Hofburgkapelle)屋顶里发现相似但细节稍有差别的做法。在小礼拜堂屋架里,“拒风斜撑”与“内架逗檩”以“枘凿榫造”相交,这意味着先装入“拒风斜撑”后才能放入“内架逗檩”。“内架逗檩”的长度一般会跨过3-4个“主榀架”,也就是说,它安装时要同时面对3-4对“拒风斜撑”(两榀“主榀架”之间的2根呈八字形的“拒风斜撑”为一对)的榫头,而且榫头沿两个斜向,不易施工。在利奥波德侧翼屋架这个案例里,“内架逗檩”先于“拒风斜撑”装入,也就避免了上述问题。另外,从建造年代上看,利奥波德侧翼比小礼拜堂晚,故此对比或许能为研究施工流程的演变提供线索。)。由此推测其设计逻辑为:沿屋面平面上,先尽施纵向构件,后施斜向构件以抵御风压并逗紧全部纵向构件,为此选取以上结点形式配合该施工顺序。
“拒风斜撑”安装进“下逗槛”、“下逗枋”、“ 内架逗檩”等三类构件的示意图
利奥波德侧翼屋顶建造顺序推测及结点记录
任课教授指导我们小组通过推测并复原建造过程来理解工匠当时的某些建造行为、他们如何认识木构本身,并尝试解释某些与木构有关的设计问题。作为本次测绘实践的最后环节,复原建造过程更多地建立在小组讨论得出的猜测性推论上(注:由于无文字资料可资佐证,推测是有风险的。本测绘更多地将此作为学生的课程训练,并以供往后深究。)。
6. 结语
回顾本次测绘实践,笔者在训练观察现场、绘图、记录结点等基本技能之余,更重要是通过联合教学团队接触到各相关学科的研究视野及基本问题。欧洲的木构研究开展得比中国国内的木构研究要早,在技术史层面上来看,两者面临着相似的基本问题,所以欧洲同行们的成果也值得我国当下的大木研究引作参考。从基本术语的翻译到对木材建造经验积累过程的考察,跨区域的技术史研究与比较将在时间维度上提供更多关于“同质异构”等问题的思考。单论木构建造这个话题,倘若将欧洲与东亚相关高校的木构测绘课程综合起来看待,定有助于扩展该学科的思考广度。
[注]
本文部分测绘图纸为团队成果,特此声明。团队成员如下:
江嘉玮(中国)、肖思洋(中国)、Alexander Serebryakov(俄罗斯)、Suchon Mallikamarl(泰国)、Eugenia Serenelli(意大利)、Shahnaz Aj(伊朗)。
感谢维也纳理工大学的Gerold Eßer教授对本次测绘的指导。
刊载说明
原文以《维也纳理工大学“建造物测绘与建造物研究” 课程简介:以霍夫堡皇宫木构屋顶测绘为例》为题刊载于 Der Zug vol.1 教育专栏。
作者:江嘉玮,审稿与编辑:乔亮,刘泉。
公号发表内容为Der Zug发表版本的缩减,作版式编辑和适当调整。公号编辑:张晓骏,苏杭。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DerZug
[END]
[ 投稿 ][ 媒体合作 ][ 加入ASA ]
请联系邮箱:info@asashare.uk
[ 作品集辅导 ][ 设计工作营 ][ 联合教学合作 ]
请联系客服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