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发现时代设计师 成立于2018年  

d.e.r专访丨杨岚 —— 建筑师思维下的历史文化


design.era.er  no.007


   杨岚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 本科

米兰理工Politecnico di Milano 

master in scienceof Architecture

公众号 弋君山风至 作者

现居成都


主业依然是建筑设计,目前集中攻克教育建筑产业。公众号是最近发起的副业。



时机Q&A



 Q:为什么会想到来做这样一个公众号呢?


A:我自小就喜欢历史文化,之前有个机会让我系统性地整理了相关信息。现在都提倡要有点互联网思维。所以做个公众号试试水,看看我的个人兴趣在设计师思维的加持下会有什么样的机遇。


杨岚个人公众号文章封面


 Q: 公众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A:现在已经有大纲的系列分别是4个:


1 世界横向历史对比


从第一个文明——古埃及的诞生讲到我们熟悉的近代世界局势。


按照时间顺序,每一期都选择1-2个特定历史年代,以世界地图的形式展示当时所发生的事情。例如下图所示,公元前2600年,三大流域的文明进展:建筑,文字,印章。

                           


2 世界主要神话体系


目前有计划延展的部分分别是:埃及神话、希腊神话、中国神话、印度神话。



3 三大宗教背景文化


从历史,初期传说,创始人,教派区别,禁忌习俗,相关景点等多个方面揭开宗教面纱的一角。



4 天文历法占星体系



阐述天文与占星的真实关系,讲解星宿星座区分的缘由,展示古人对星空的幻想以及现代科技对于宇宙的探索。


此外还有其他的设想,属于不定时掉落的彩蛋吧。例如某国家地区的竖向历史文化介绍,或者有趣视频图片的分享。


不过目前由于精力所限,主要更新的是第一个,名字是“地图泡”——就是不同时期,历史长河中浮出水面的泡泡。不是单纯的流水账,而是讲述在同一时期,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有趣事物。



当然,由于建筑物的长久保存特性,相关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素材。比如上图所示,世界七大奇迹的建设探讨。特定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某些建筑名称的由来等等。


Q:你认为这些内容和设计工作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吗?


A:有个教授在我大学的第一节课上说过:“作为专业设计师,你们要对大众的审美负起责任。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忆犹新。那么审美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和眼界视野带给他对于外界事物的评价。我们设计的“审美专业性”实际上来源于上学期间集中性的提升训练,以及日常生活工作中对于新颖美丽事物的积累。


例如长期的美术训练,大量经典案例的鉴赏分析,参观各种设计展馆等等。当然最理想的还是亲眼去观看杰出的作品。这些培养方式是其他专业的人很难集中领受和消化的。拿建筑来举例,讨论其美学属性的时候,专业人士会从尺度,材料,配色,空间关系,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来考量。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才能呈现出一个较好的作品。而建筑作品的使用年限是比较久的。非专业人士的审美参考基本上来源于他们周边的日常事物。如果普通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周边建筑很糟糕的环境里,他的审美就很难提高,自己有机会盖房子的时候也不可能想象出太高于周边品均值的方案。


我认为设计师的目标当然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引领潮流,或是作为提升大众审美的榜样。但是我是建筑设计师,建筑物这种作品从设计到建成的时间周期较长,受到多方的制约也比较大。比如目前的技术做不了某种造型,资金短缺导致材料选择有限,为满足安全要求必须裸露出一些不好看局部等等。方案是不可能单纯奔着美学一个方向而去的。


所以我就走个捷径,先将祖先留给我们的美好事物翻出来,洗洗擦擦换个角度分享给大家。实际上5000多年以来,前辈们已经总结创造出了许多经典,足以提升我们的日常审美级别了。所以我也是希望用这种相对简单的方式。给读者们的文化兴趣积累提供一份助力。


Q:现在网络上的相关资讯很丰富,为什么觉得自己在这些非本专业领域的表达上有特点呢?


A:首先我一直都很喜研究相关内容,然后发现市面上的确是不缺专业性的知识分享。不过除了真的很有兴趣钻研的人,大部分群众还是觉得枯燥,不爱看。这也导致了非常多的标题帖子,编辑本身都是半杯水,随便找个看似劲爆的点就断章取义,胡乱夸大。比方说“人类的祖先竟是同一个非洲女人”这种命题。实际上只不过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南方古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而已。通过检测,专家认为她是目前发现最早能够直立行走的古人类。这是一个种群的代表,怎么就能延伸到“所有人的祖先”这个标题上去呢?


我就觉得这太误导人了,讲知识还是要系统一些才好。


好在我有设计师的软件技能打底。和文化专业的同好不一样,PS作图什么的难不到我。而且从理工科分析图的角度去梳理内容,也比较直观。比如我在讲藏传佛教的起源与分裂的时候,就用图片谱系的方式呈现出来,加入了一些原创图标,使过程清晰有趣一些。



同时我也喜欢看大众传媒的作品,联系知识点相关的电影,动画,流行梗之类的东西也比较容易。所以我的讲述视角还是比较新颖的。不过做了几期以后也有新发现,大众认知度真是很不一样。所以也期待大家多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


Q:你觉得这些文化内容对于设计师有什么帮助吗?


A:实际上我整理资料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对设计师有所帮助。我之前开过一阵子小差,想尝试跨界,就去了一家包装设计公司。因为老板也是亲友的关系,因此知道我游历的国家地区较多,而且有文化方面的积累。公司里面有很多90,95后的员工。他们大多比较年轻没什么积蓄,同时家庭条件也不是各个都好。因此实地扩展眼界的机会并不太多。所以老板就让我来做“员工文化培训”,能够提升设计灵感,也让他们对于不了解的区域“身未动,心已远”。比如下图是我国大众较少接触的东正教教堂,选了几个有特色的放了出来。



之后我发现,在讲过系统提纲以后,很多人就会顺着自己深入下去。他们不是对这些事情没有兴趣,而是之前没听说过,或者被前面提到过的标题党误导。比如说我讲过埃及神话历史内容以后。后面他们有一个设计就参考到了相关的古典图案以及配色。讲过天体星空以后,有个广告的口号就带了点宇宙范。


我相信选择从事设计事业的人,内心或多或少总是有文化追求的。所以我的这个副业也就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Q:对于公众号未来的发展还有什么设想吗?


A:近期还是以做好内容为主,远期的话我希望能够和教育以及旅游相结合。我目前所从事的主业设计内容是和教育产业相关,所以觉得有很多联系可以发掘。


旅游方面的话,由于传媒咨询的丰富,现在国人有品质出行的愿望还是挺大的。已经不是单纯满足于“x天x国游”这种模式。如果和文化输出结合起来,会更有带入感。比方说大家都知道金字塔,但是如果提前了解到他的建造谜题,建造王室的兴衰。


最终亲眼看到的那一刻,满足感和不了解的景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本人非常喜欢旅行,也很有经验。希望能够做好文化培训,让大家带着目的和期待去看世界。


扫描关注杨岚个人公众号 弋君山风至 



感谢杨岚带给我们的分享, 让我们可以跟着建筑师的独特视角去探寻历史文化的奥秘,以设计师的审美思维去完成对生活中美学的积累。


d.e.r第七期完美落幕,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时机d.e.r专访。



相关推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