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 成立于2017年  

Bjarke Ingels | 不想当漫画家的建筑师不是好网红


2017 年才过去一半,BIG(Bjarke Ingels Group)已经有不少大动作:Netflix的纪录片部门带着BIG进入大众视野;紧接着BIG和丹麦导演合作跟拍7年的纪录片BIG Time上映;同时BIG执掌的4个新项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中包括Google在伦敦King's cross的总部。从2009年Bjarke登上TED舞台到日后出版漫画书,这位年轻的丹麦建筑师从没有放过任何把自己和BIG送到镁光灯下的机会。


 VIA DOXBIO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比师父Rem Koolhaas还要出名,比如说他还是一个有着三十好几万粉丝的instagram网红。虽然这听起来很搞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BIG影响力的来源之一。如果身边有人问我学建筑能做什么,我可能会直接把那本字典一样厚的《Yes Is More》扔给他——它当然不是什么旷世奇书,我选它仅仅因为这本书较之各种建筑学著作,正如下里巴人较之阳春白雪。它简单有趣,能让人至少读完3页以上。

Bjarke Ingels和他的……手办?(via instagram)


在种种令人羡慕的身份里,Bjarke首先是一位建筑师。在一波又一波洗脑式宣传后,他成功地为BIG贴上Hedonistic Sustainability(快乐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和Pragmatic Utopia(实用乌托邦)的标签。与此同时,事务所的作品将BIG的理念传遍世界。


Hedonistic Sustainability(享乐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认为一栋建筑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提到环保,我们往往想到取舍,比如说我们为了减少空调带来的碳排放和电费可能要放弃片刻清凉。BIG却觉得,我们能不能只“得”不“舍”呢?在2004年Little Denmark方案里BIG将建筑考虑成一个生态系统,并打算建造一个所有能源都能够被循环利用的微缩版丹麦。09年,BIG凭借这个方案将Good Green Design Award收入囊中。

Little Denmark将生活中涉及到的所有能源都循环利用起来。

Via BIG OFFICIAL


更加直观的例子则是正在建造的丹麦哥本哈根 Amager Resource Centre,一个可以在上面滑雪还会吐烟圈的……发电站。在这里,丹麦人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会被用来发电,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吨时,发电站就会吹出一个直径30米的蒸汽烟圈。晚上,有专门的热追踪灯将烟圈照亮。一个个腾空而起的大烟圈,不仅点缀了哥本哈根的天空,还提醒了大家又有多少二氧化碳被排放,从而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Amager Resource Centre

Via BIG官网

烟圈喷射效果图

Via: Realities United

Via BIG Official


野心勃勃的BIG还将发电厂的屋顶设计成滑雪场,电梯将人们送到建筑物的顶端时,他们就站在了哥本哈根的最高点。想想从那样的地方飞速滑下,整座城市尽收眼底,头顶一朵大烟圈慢悠悠地掠过,是多么难忘的体验。


滑雪场效果图

Via 谷德设计网

不少人认为BIG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们的设计甚至是商业运作模式都和当今的消费文化密不可分。他们天马行空的设计之所以能得到客户的青睐,不仅因为他们考虑到客户的各种潜在需要并提供堪称完美的解决方案(至少在BIG眼里是这样的),还因为他们能把建造成本控制得非常低。至于施工质量如何以及建筑形体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他们没有提及。

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EP04 

Via Bilibili (有兴趣观看全集的同学请站内搜索av8717782)


也有人批评BIG表达方案的方式简单化、平面化。建筑设计不可能像玩橡皮泥一样简单,但BIG试图展现给大家的恰恰相反。在人字楼项目里,他们把表示水火土的图形往人字楼的表面一糊就“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

Via  《Yes Is More》


在设计2016年Serpentine Pavilion (蛇形画廊) 的时候,雇主要求“建筑物需要离树3米以上”。


2016, 蛇形画廊

Via 谷德设计网 


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当设计已经接近完成,Bjarke来到施工场地,发现施工地点居然有棵树!当即决定将整个展示馆平移一米,搞定。仿佛平移一米对整个建筑毫无影响。



我们总说“Bjarke的事务所BIG”而不是“Bjarke和BIG事务所”,因为两者并不存在对等关系。在纪录片BIG TIME里,一位合伙人表示客户只是冲着Bjarke Ingels这个名字来,当得知自己的项目不会由Bjarke本人执掌之后BIG就失去了合作机会。这也造成了最近BIG的项目数量下滑。


BIG能红多久?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BIG仍在野蛮生长,Bjarke Ingels还是当代流行文化里一个强有力的符号。只是十年过后,当更年轻的一代登上历史舞台,洗尽铅华后的BIG能够留下什么,Bjarke Ingels 的那一套指导思想是否能魅力不减,都是一个未知数。

 VIA DOXBIO

[END]




[ 投稿 ][ 媒体合作 ][ 加入ASA ]

请联系邮箱:info@asashare.uk


[ 作品集辅导 ][ 设计工作营 ][ 联合教学合作 ]

请联系客服君



相关推荐
返回